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"木板"啊,跆拳道=70%礼仪+20%体能+10%炫技。国跆的教练老张常说:"这儿不培养打架王,要教的是'以礼始,以礼终'的精神头儿。"-白带菜鸟必知三件事:
1. 道服左襟压右襟(别穿成寿衣款式)
2. 系腰带要留两个拳头长度(太短像捆粽子)
3. 进道馆先鞠躬(甭管看见谁都行个礼)
去年有个挺逗的案例:软件园的程序员小王,来的时候连俯卧撑都做不利索,三个月后居然在公司年会上表演了540度回旋踢——虽然落地时差点劈叉,但人家现在腰不酸了颈椎不痛了,你说神不神奇?
五大靠谱理由:
"得先减肥才能学?"柔韧性差怎么办?"这些问题国跆的李教练每天要回答八百遍。这么说吧,咱们馆里200斤的学员照样练侧踢,50岁阿姨也能下横叉——关键看你怎么练。
三个真相打破幻想:
1. 跆拳道不是减肥药(但坚持三个月腰围小两寸很常见)
2. 韧带不是天生就软(每次压腿时惨叫属于正常BGM)
3. 考带不是花钱买(考官眼睛毒着呢)
拿最火爆的晚间成人班举例,19:00-20:30这90分钟是这样过的:
1. 前15分钟:互相捶背热身(顺便唠点家长里短)
2. 中间60分钟:靶位练习+组合动作(教练喊得比健身房的响)
3. 最后15分钟:拉伸放松(这时候哀嚎声最大)
特别要说的是,国跆的亲子课挺有意思。上周看见个爸爸和儿子对练,小的踢到老的屁股,老的假装倒地碰瓷,乐得全场都忘了这是在训练。
新手最容易在这事儿上被宰。这么说吧,第一套装备记住三点:
1. 道服选200-300元的足矣(又不是去拍《叶问》)
2. 护具等考黄带再买(前期用馆里的就行)
3. 千万别网购"跆拳道鞋"正经训练都光脚)
咱们馆隔壁体育用品店的老板都认识我了,每次见新人来就喊:"别急着买!去楼上练两次再说!" 六、安全问题怎么保障?
说实话,比起篮球足球,跆拳道受伤概率真不算高。国跆十年没出过重大事故的秘诀是:
有个趣事:去年有个学员非要尝试后空翻,结果被三个教练同时扑上去接住,后来这画面成了招生宣传片经典镜头。
要说个人观点啊,我觉得跆拳道最迷人的不是能踢多高,而是那种"昨天做不到今天突然就会了"的惊喜感。上周亲眼看见个姑娘第一次成功完成腾空侧踢,兴奋得当场把腰带系成了蝴蝶结——这种成就感,大概就是国跆培训班最值钱的地方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