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现在随便走进一个商场,十有八九能看到跆拳道培训班的招牌。但有个问题挺让人纠结的——这玩意儿到底算不算校外培训班啊?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话题,保证让你听完明明白白的。
咱们得先把概念理清楚对吧?校外培训班说白了,就是学校课程之外的收费教育服务。重点看三个特征:
这么一看...哎等等,跆拳道好像跟这些都不太沾边?别急,咱们接着往下聊。
我观察过家门口三家跆拳道馆,发现他们主要干这几件事:
1.强身健体:每周两次课,压腿、踢靶子啥的
2.考级考证:白带升黄带那种
3.比赛表演:偶尔组织学员打打比赛
最关键的来了——不教课本知识!跟语数外补习班完全两码事。不过话说回来,有些家长确实把这类兴趣班当"教育"安排,这个现象挺有意思的。
去年教育部发的《校外培训管理条例》说得很清楚:
我特意查了资料,目前全国90%的跆拳道馆都注册成"俱乐部"了。这么看来,官方态度已经很明朗了对吧?
采访了十几个送娃学跆拳道的家长,发现主要分三种情况:
-锻炼派:"总比在家玩手机强"-考学派:"中考体育要加分"跟风派:"别人家孩子都学"李妈妈跟我说:"班时根本没想过是不是校外培训,就觉得孩子喜欢就报了。"这话挺有代表性的,你说是不是?
说说我的个人看法啊。作为练过两年跆拳道的人,觉得要注意这几个点:
1.别指望减肥:实战训练其实很累,但很多小孩上课就是划水
2.防身效果有限:真要遇到危险,跑比打管用
3.考级水分大:有些道馆给钱就升级,这个要警惕
不过话说回来,能培养点纪律性倒是真的。我们道馆有个多动症的孩子,练了半年后专注力明显提升。
给新手几个实用建议:
记得有家道馆搞"999包年"结果三个月就跑路了,这种坑千万别踩。
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——跆拳道到底算不算校外培训?我的结论是:从性质上说不是,但从家长的使用方式看,有时候是。关键看你怎么定义"培训"这个概念。
现在很多家长把兴趣班也排得满满的,这就变味了。我觉得吧,让孩子学点运动项目是好事,但别搞得像完成任务似的。你说呢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