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单来说,校外培训就是学校围墙外开的那些补习班、兴趣班。但这里头有个关键点——是不是以学科提分为目的。比如说:
你看啊,现在政策主要管的是那些加重课业负担的学科类培训。跆拳道这种强身健体的项目,性质还真不太一样。
先看官方定位:跆拳道可是正儿八经的奥运项目,中小学体育课里也有类似内容。很多家长让孩子学这个,图的是:
你说这跟刷题补课能是一回事吗?明显不是嘛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有些道馆搞段位考试确实挺卷的。我见过最夸张的案例:
这种搞法,味道就有点变了。但注意啊,这只是部分机构的行为,不能代表整个行业。
翻遍教育部文件,发现个有趣的现象:
-白名单里明确有"体育类"- 但具体到跆拳道,各地执行标准五花八门
比如上海某区去年就把跆拳道班归为"非学科类素质教育"隔壁浙江某市却要求备案。你看这事儿闹的,连各地政府自己都在摸索。
教你们几个实用小技巧:
1.看收费方式:如果要求一次性交半年费用,大概率要谨慎
2.查机构资质:正规道馆都会挂出体育局颁发的许可证
3.问培训目的:重点应该是强身健体,而不是考级竞赛
我邻居老王家孩子就在学跆拳道,他们选的道馆主打"运动"催着考级,这种就挺靠谱。
说实在的,现在家长确实不容易。但咱们得认清个理儿:不是所有课外班都是洪水猛兽。跆拳道这类运动项目,只要把握好度,绝对是利大于弊。
我自己观察到的几个好处:
当然啦,要是遇到那种把训练搞成魔鬼营的机构,咱们也得擦亮眼睛。记住啊,任何运动过度了都会变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