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——比赛视频里裁判突然举手比划几个动作,全场就沸腾了,而你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?或者刚报名裁判培训,面对手册上密密麻麻的示意图直接懵圈?别急,今天咱们就用最糙的大白话,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讲。
先解决最要命的问题:为什么裁判手势和手册图片总对不上号?因为实战中裁判会根据具体情况微调动作幅度啊!就像你比OK手势,有时候手指圈大点有时候小点,但意思都一样。手册图片只是标准模板,重点看动作的核心特征。
新手最容易混淆的就是击打有效部位的判断。手册上那些人体解剖图看着就头大对吧?其实记住三点就行:
举个例子,选手一个横踢过去,裁判突然举手喊""比划了个奇怪手势。这时候你赶紧翻手册第23页——右手握拳举过头顶,左手平伸指向得分方,这组合意思是"方躯干得1分"不用记编号?因为比赛时你根本没时间翻页找代码!
说到这个我就来气!手册里犯规动作画得跟跳舞似的,谁能看出来是在推人还是抓人?其实裁判主要看两点:
1.接触部位:用手推和用肩膀撞都是不允许的
2.力度意图:轻轻碰一下和猛力推搡区别可大了
最常出现的三种犯规手势:
比赛时那个"滴滴滴"的玩意,裁判到底在按什么?秘密都在左手那个黑色遥控器上:
重点来了!计时器声音和手势必须同步。见过裁判明明按了计时器却慢半拍比手势的吧?那就是典型错误示范。好比你在KTV唱歌,伴奏都过门了才开口,能不跑调吗?
Q:为什么同一个动作,有的裁判给分有的不给?
A:这就涉及到视角盲区问题了。主裁和边裁站的位置不同,看到的情况可能完全相反。手册第78页专门用立体透视图画了裁判站位死角,建议用手机开AR模式对着看——对,就是那个你以为永远用不上的AR功能!
Q:电子护具响了就肯定得分吗?
A:大错特错!电子护具也有bug,比如汗水可能导致误感应。最终还是要看裁判判断。这就跟你家烟雾报警器似的,炒菜油烟大了它也叫,不能每次都当真着火了吧?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,别指望光看手册图片就能当裁判。就像你不可能看着菜谱照片就成厨神,关键还是得多看实战视频。下次看比赛时,试着把声音关了,纯看裁判手势猜判罚,保准三天就开窍。要是还学不会...要不咱改行当解说?反正说话不用比手势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