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为什么同样的跆拳道比赛,有人能一眼看出选手动作不规范,有人却连得分点都搞不清楚吗?差别就在——裁判培训。今天咱们就唠唠青岛跆拳道裁判培训班那些事儿。
简单说就是教你怎么当个合格裁判。不是光会看踢腿就行,得掌握三大核心:
青岛这边培训班特别实在,去年参加过的老张跟我说:"以为就是走个过场,结果第一天就被教练问懵了——'横踢时脚背该朝哪个方向?'这细节平时真没注意过..."### 二、报名前必须知道的5件事
1.别被"速成班":正规培训至少3天,上午理论下午实操
2.不是谁都能报:得有跆拳道蓝带以上段位(白带小白先练技术去)
3.教材很重要:认准中国跆协最新版规则手册
4.实战考核最要命:20%的人会卡在模拟判罚环节
5.证书有讲究:结业证≠裁判证,还得通过年审
说到这儿插个真实案例:去年市青少年赛有个裁判因为没及时更新规则,把合法的转身动作判成犯规,被选手教练当场投诉...所以培训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。
Day1:规则魔鬼训练
从得分部位到禁止动作,教练会拿着往届比赛视频逐帧分析。特别注意!青岛这边教练最爱考:"具被踢移位算得分吗?"答案先不告诉你)
Day2:手势强化营
光是"开始"手势就有三种变体:
Day3:模拟实战
分组当裁判时会发现——眼睛根本不够用!这边刚看到踢中躯干,那边已经因为出界该喊停了。这时候才明白为啥老裁判都建议:"先盯住一个评分点练"。
靠海吃海的优势在这儿也适用:
1.场地专业:直接租用省运会比赛场馆
2.师资靠谱:主教练王老师执裁过亚锦赛
3.后续服务:优秀学员推荐执裁市级比赛
4.费用透明:1980元包含所有耗材(比外地便宜20%左右)
有个有意思的现象:青岛学员通过率比平均水平高15%,后来发现是因为教练会把常见的青岛本地口误编成段子教大家。比如把""成"准ber",考核时肯定被重点关照...
1.死记硬背规则:实际比赛时根本没时间翻书
2.过度依赖前辈:每个裁判都有自己的判罚风格
3.忽视体能训练:站一天裁判台比打比赛还累
4.小看服装要求:穿错颜色直接被取消资格
我亲眼见过有个学员理论考满分,结果实操时因为一直擦汗被警告——裁判服口袋里居然揣着纸巾!这事儿后来成了培训班经典反面教材。
1. 提前看三场完整比赛视频(推荐世锦赛录像)
2. 买个裁判哨在家练气息(别问邻居为啥投诉)
3. 参加培训班前先把规则手册当小说看一遍
4. 找搭档互相出题考对方(比如突然问:"现在该给几分?"
特别提醒:青岛冬天培训班名额特别紧张,建议避开暑假学生潮,选9-10月那期最合适。去年有个大姐报不上名,硬是跟着教练蹭了三期旁听...
说到底啊,当裁判和练跆拳道一样,都是"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"裁判就坐那儿比划手势,真要把每个判罚都做得让人心服口服,没点真功夫可不行。青岛这帮教练最常挂在嘴边的话是:"裁判能让选手输也输得明白"这话我觉得特别在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