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现在跆拳道馆满大街都是,但能把舞蹈元素揉进跆拳道的还真不多见。他们家的教练老张说过这么句话:"跆拳道是骨架,舞蹈是血肉"听着就带感对吧?具体特别在哪儿呢:
刚开始我也担心这个!后来发现他们设置了"新手保护期":
1.前3次课可以随时喊暂停问问题
2. 所有对抗练习都配护具,厚得像穿羽绒服
3. 每周三专门有"鸟互助日"有个真实案例,50岁的王阿姨来减肥,刚开始连抬腿都哆嗦,现在能连着做20个回旋踢——虽然转完得扶着墙喘半天,但人家确实做到了!
很多人以为就是天天"哈!哈!"踢木板,其实他们搞的花样可多了:
最让我意外的是情绪管理课程,教练会教你怎么把怒气转化成出拳的爆发力,比闷在心里强多了。
别被影视剧骗了!在这儿你只需要:
√ 透气T恤+运动裤(首次课穿这个就行)
√ 护腕护膝(馆里提供公用消毒款)
× 不用急着买道服(练满10次课才需要)
算笔账:平均每节课成本≈两杯奶茶钱,但获得的快乐值能撑满一整周。
根据我观察,这几类人在这特别容易"上瘾"1. 整天坐办公室的"侠"(活动筋骨防腰椎病)
2. 想减肥又怕枯燥的(配合舞蹈动作消耗更大)
3. 性格偏软的(练完胆子能大两圈)
4. 亲子关系的(有专门的亲子对抗赛)
有个程序员小哥跟我说,现在debug不顺利就来套组合拳,比抽烟管用多了...
说到个人观点,我觉得现在人太依赖虚拟社交了,这种能真实流汗、真实互动的地方反而成了稀缺资源。在飞翔最打动我的不是谁踢得多高,而是每次训练完大家瘫在地上喘粗气时,那种心照不宣的笑声——这年头,能让人放下手机面对面大笑的场合可不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