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经常刷到那些萌娃踢腿的视频?看着别人家孩子穿着道服一本正经的样子,心里直痒痒——但转头又犯嘀咕:这么小的孩子踢来打去会不会受伤?学费是不是特别贵?到底能学到啥?别急,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。
先说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到底有啥特别的。5-7岁啊,正是动作敏感期的黄金阶段——简单说就是身体协调性开始突飞猛进的时候。你注意看幼儿园大班的孩子,是不是突然就能跳绳了?能拍球了?这就是身体在喊"给我新技能!"而且这时候的孩子,规则意识刚刚萌芽。你让3岁娃排队?他能给你原地转圈。但5岁以后,嘿,突然就能听懂"轮流"等待"概念了。跆拳道里那些礼仪训练,放在这个阶段简直事半功倍。
很多家长一听说跆拳道,脑子里立马浮现电影里那些飞踢镜头。打住!少儿跆拳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。来看看区别:
你以为的 | 实际上的 |
---|---|
对抗为主 | 游戏化教学占70% |
强调力量 | 重点练平衡感和反应力 |
严肃刻板 | 每节课都有角色扮演环节 |
容易受伤 | 垫子厚度是成人场的2倍 |
我家娃第一次上课,教练居然带着他们玩"狼老狼几点钟"——只不过逃跑时要前踢腿。这哪是训练?根本就是在疯玩嘛!
我知道你最关心这个。这么说吧,如果指望孩子三个月就能劈木板...那可能要失望了。但要是看这些方面:
身体层面
心理层面
最让我意外的是,孩子上了半年后,遇到陌生人搭话居然会条件反射地后退半步——这个安全距离意识,可比我们唠叨一百遍都管用。
1.装备收费陷阱:正规道馆通常第一年送道服,遇到要你买3000元"护具"的,赶紧跑
2.考级催促怪:三个月就让考级的,八成是把带色当摇钱树
3.混龄上课:5岁娃和10岁孩子一起练?绝对不行!
有个小窍门:挑工作日下午去蹲点。看看放学时段有多少本校学生来训练——本地家长用脚投票的结果最真实。
Q:孩子特别内向适合吗?
A:反而更适合!我们道馆有个小姑娘,前三个月都躲在最后面,现在居然主动领操。这种渐进式社交特别适合慢热型孩子。
Q:会不会变得爱打架?
A:好教练第一课就教"控制"我们娃现在被抢玩具都知道举手喊"说要讲道理"。
Q:每周练几次合适?
A:建议从1次/周开始,三个月后加到2次。天天练?别闹,孩子韧带还没长好呢。
见过太多家长抱着"培养冠军"来,最后失望而归。其实啊,这个阶段的跆拳道,就是个高级感统训练课。要是孩子下课满头大汗还嚷嚷明天要来,那就是值回票价了。至于那些奖杯奖牌?真没必要太当真——你见过哪个成年人简历写"跆拳道黄带"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