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9/19 22:15:20     共 2153 浏览

你是不是也刷到过那些跆拳道比赛视频?看人家旋风踢、回旋踢帅得不行,心里痒痒想着"我要是也能上场比划两下该多好"停!先别急着热血沸腾,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——零基础的成年人到底该怎么备战跆拳道比赛?这事儿可比你想象中复杂那么一丢丢。

(突然想到上周还有个学员问我:",我看抖音上有人说三个月就能打比赛,真的假的啊?"——咱们待会儿重点聊这个)

比赛前必须搞清楚的五件事

第一,你练的到底是跆拳道还是广播体操?

很多培训班教的是"品势"就是套路动作),但比赛分两种:

  • 品势比赛:比动作标准度,像跳舞评分
  • 竞技比赛:真人对打,要戴护具那种

(突然意识到新手可能连护具长啥样都不知道...就是头盔、护胸、护裆那些,跟橄榄球装备有点像但轻便得多)

第二,别被段位颜色忽悠了

白带黄带确实能参加某些业余赛,但:

  • 儿童组可能按色带分组
  • 成人组通常按体重分级
  • 商业赛事可能专门设"小白组"

上周就有个黄带大哥,听说同色带能报名就兴冲冲去了,结果抽签遇上练了六年的"老黄带"——别笑,真事!

训练时长背后的猫腻

说到"速成"这种宣传...咱们算笔账:

  • 每周2次课 vs 每周5次课
  • 光练踢靶 vs 加入实战训练
  • 年轻体壮 vs 三十岁才起步

(我带的学员里最快参赛的是个退役田径运动员,但人家每天加练1小时柔韧——普通人别学!)

真正关键的进度节点:

1. 能稳定做出横踢、下劈等基础腿法

2. 知道怎么用步法控制距离(不是瞎蹦跶)

3. 挨打时不闭眼(这个真得练...)

比赛当天的生存指南

第一次参赛容易犯的傻事清单:

  • 忘记带护齿(结果用赞助商给的...巨难咬)
  • 电子护具没提前适应(被"滴滴"判罚声吓到)
  • 赛前喝太多水(别问怎么知道的)

有个特别实用的建议:提前一个月穿全套护具对练,不然比赛时就像被塞进铁桶里打架。

自问自答环节

Q:教练我柔韧性差是不是没戏了?

A:错!成年组比赛很少需要超高踢(裁判反而会警告危险动作),关键是腿法速度和时机把握。我见过腰椎间盘突出的选手靠精准反击拿奖的。

Q:被踢中了会不会很疼?

A:说实话第一脚肯定蒙,但护具能卸掉70%力道。比起疼,更多人输在心理恐慌——建议平时多玩"靶"游戏培养条件反射。

Q:女生会不会很吃亏?

A:恰恰相反!女子组竞争压力小很多(报名人数少),而且女选手的动作规范度普遍更好。去年市业余赛35kg级冠军就是个158cm的银行柜员。

现在回到开头那个问题——三个月够不够?如果每周训练4次以上,有专业教练定制计划,参加最基础的商业赛...理论上可行。但说实在的,与其急着上场当沙包,不如先扎实练半年。毕竟看着别人领奖很酷,可领奖台上摔下来的淤青只有自己知道啊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