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来挺有意思,去年泗阳青少年宫做过统计,报名前三名的课外班就是绘画、舞蹈和跆拳道。为啥呢?
你看啊,这不正好对应着"力+柔韧+力量"的黄金三角嘛!我邻居家小胖,去年在城东那家培训班报了全套,现在不仅能画手抄报,元旦晚会还领舞,上周更把校园小霸王给制服了——当然是用标准擒拿动作报告老师啦!
常见问题来了:"我家娃从没接触过这些,会不会跟不上?" 告诉你个秘密:所有大师都是从涂鸦开始的。
别被那些素描石膏像吓到,现在培训班都从趣味教学入手:
1. 5-7岁:水彩涂鸦+手工黏土
2. 8-10岁:漫画基础+色彩搭配
3. 11岁以上:才开始系统学透视
记得人民路那家"彩虹笔"室不?他们有个特色——每月带学员去妈祖文化园写生,孩子们边玩边学,根本不存在"不住"的问题。
重点看三点:
我表妹当初图便宜报了个健身房开的舞蹈班,结果第一节课就摔了膝盖。现在她在北京路那家连锁机构学,人家把杆都是按北京舞蹈学院标准装的,贵是贵点,但安全啊!
最搞笑的是有些家长问:"这个会不会让孩子变暴力?" 其实正相反——正规机构教的首先是:
运河边上的正道馆有个12岁学员,以前是班里有名的"脾气"现在反而成了调解同学矛盾的小能手,你说神奇不?
1. "听课能家长旁听吗?"(不能的八成有问题)
2. "考级证书是哪个协会发的?"(警惕野鸡组织)
3. "晚可以几点接孩子?"双职工家庭特别重要)
4. "保险怎么理赔?"(正规机构都有预案)
5. "暑假课程怎么安排?"(防止中途加价)
去年有个家长就是没问清楚第五点,结果暑假突然要交800块集训费,气得在家长群直接吵起来了...
见过太多家长跟风报班,最后钱打水漂的。说实在的,与其报三个班每星期各去一次,不如先专注一个领域学出效果。比如先学半年跆拳道打好体能基础,再加舞蹈课会事半功倍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那些坚持超过两年的学员,往往文化课成绩也不差。你想啊,能定下心来画完一幅工笔画的孩子,做数学题还会没耐心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