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9/19 22:18:30     共 2153 浏览

一、开篇:当会长不只是头衔

说实话,接到协会任命书那天,我盯着"会长"发了半小时呆。这个看似风光的职位背后,是深圳287家注册道馆的期待,是10万+学员的目光,更是要把"廉耻、忍耐克己"的跆拳道精神种进这座快节奏城市的艰巨任务。

您可能想问:为什么是跆拳道?数据显示,深圳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中,跆拳道以27.6%的占比连续五年位居前三(见下表)。但数字之外,我更看重它作为"移动的禅修"城市精神的塑造力。

深圳青少年体育培训项目占比(2024)
跆拳道27.6%
游泳23.1%
篮球18.4%

二、会长的三重修炼

1. 行业标准的"门人"

记得2023年那次行业整顿,我们突击检查时发现某连锁机构竟用瑜伽垫当训练垫。安全红线必须死守——现在协会每季度发布《道馆星级评定》,包含5大类32项标准,比如:

  • 教练持证率必须100%(包含急救资质)
  • 垫子厚度≥4cm且通过EN71-3检测
  • 每20名学员配1名安全员

2. 传统文化的"译者"(思考状)最难的不是教动作,而是让"以礼始以礼终"流于形式。我们在考级中增设"答辩"比如:

> "为什么太极一章第一个动作是防御?"> "遇到同学作弊该怎么做?"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,让5岁孩子也能触摸到武道哲学的内核。

3. 城市活力的"展人"

去年大运公园的百人品势展演,暴雨突至时没人离场。当400把黑带在雨中划出统一弧线,那种震撼...(语气加重)这就是体育文化的感染力。现在"深圳跆拳道公开赛"已成IP,去年吸引19个国家的选手,赛事经济带动周边消费超600万。

三、痛并快乐着的实战笔记

▌争议:竞技or教育?

某次理事会吵到凌晨两点,焦点是"是否鼓励幼儿参加竞技比赛"我们达成共识:

```text

比赛组别划分标准(2025版)

7岁以下:仅设"趣味竞技"(无对抗)

8-12岁:限制腿法攻击高度

13岁以上:开放竞技组

```

▌突破:数字化道馆

和腾讯合作开发的"AI教练助手"有意思——通过3D骨骼识别纠正动作,但(苦笑)老教练们最初集体抵制:"机器懂什么武道精神?"看见孩子后旋踢命中率提升30%,才慢慢接受这种"新旧共生"##四、未来:让道带系住城市温度

最近在推进"公益课"目标三年内覆盖所有街道。有居委会大姐问我:"跆拳道能解决广场舞抢地盘吗?"(笑)还真能——我们设计"发防身术"课程,现在莲花山公园每周三都有"+跆拳道"融合教学。

写在最后:会长的价值不在于办公室有多大,而在于有多少孩子因为你的坚持,学会了在跌倒时用手掌而不是膝盖着地——这才是真正的"武道教育"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