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即墨的琴行主要分三种:商场里连锁品牌、社区私人工作室,还有学校老师接私活。要说特点嘛:
有个挺逗的现象——好多家长觉得买琴送课占便宜,结果钢琴成了家里最贵的晾衣架。其实啊,先确定孩子能坚持三个月,再考虑买琴更实在。
1.证书≠水平:见过拿十级证书但不会即兴伴奏的老师吗?考级曲目练十年谁都会,关键看能不能教你音乐思维
2.便宜没好货:低于100/节的课,老师可能同时在教古筝和尤克里里...
3.过度承诺:"包过八级"这种话,跟减肥药广告一个套路
4.设备老旧:琴键松得像老奶奶的牙齿,这种琴房趁早躲开
5.教学死板:还在用三十年前那套车尔尼599从头啃的,建议绕道
去年有家机构搞"AI智能陪练"结果就是pad上装个app,这事儿在即墨家长群被吐槽了半个月。
很多人觉得小时候没学现在晚了,其实25-45岁才是理解音乐的黄金期。即墨现在有专门针对成人的晚间课程,几个注意点:
有个40岁的超市老板娘,在宝龙广场那边学了一年,现在能给闺女弹《天空之城》伴奏,这事儿挺励志的。
即墨古城里有家"音药"工作室挺有意思,老师是青岛乐团退下来的,专治各种"恐惧症"搞的"钢琴夜",让学员在咖啡馆轮流弹流行曲,氛围比考级压力强多了。
墨河公园附近新开的智能琴房也不错,玻璃房里练琴不扰民,还能自动录像回课。虽然贵点儿(120/节),但对上班族时间自由。
说实在的,学琴这事儿别太纠结"专业路线"太多孩子考完十级再也不碰琴,反而有些退休阿姨学得津津有味。如果让我给建议:
最近发现个现象挺有意思:即墨教钢琴的老师比卖海鲜的还多,但真正懂教学的不到三成。有些年轻老师把抖音网红曲当教材,虽然学员兴趣高,但基础指法一塌糊涂...这事儿您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