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有些家长给孩子报跆拳道班时,心里会犯嘀咕——这玩意儿到底算体育还是文艺啊?毕竟现在满大街的培训机构,钢琴、舞蹈、画画都明明白白写着"文艺类"跆拳道馆门口挂的招牌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...
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事儿。先说个冷知识:全国87%的跆拳道馆营业执照上登记的确实是体育类培训,但偏偏有13%的机构愣是把自己归到了文艺表演类。这事儿是不是比你想象中复杂多了?
文艺培训这事儿吧,说白了就是培养艺术细胞和审美能力的训练。传统认知里主要包括:
发现没?这些都有个共同特点——重点在审美表达和情感传递。跳舞是用身体讲故事,画画是用颜料传达情绪,对吧?
咱们把跆拳道拆开看看:
1.技术层面:各种踢腿、格挡、击破动作
2.精神层面:礼仪、忍耐、克己这些
3.表演层面:特技踢板、品势演示
重点来了!跆拳道确实有表演成分,比如在开幕式上的特技展示,但那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。它的核心还是格斗技术和体能训练,跟芭蕾舞演员每天压腿练功是一个道理吗?好像不太一样...
对比项 | 文艺培训 | 跆拳道 |
---|---|---|
主要目的 | 审美表达 | 防身健身 |
考核标准 | 艺术感染力 | 技术规范性 |
训练重点 | 创造力培养 | 身体素质 |
最终成果 | 作品/表演 | 段位/实战能力 |
看出来了吧?虽然跆拳道偶尔也会登台表演,但它的底层逻辑跟文艺培训差着十万八千里呢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有些培训机构为了招生,确实会把跆拳道包装得花里胡哨。比如:
这就导致很多家长产生误解。但你要真去问专业教练,十个里有九个会告诉你:我们教的是实打实的格斗术,不是花拳绣腿。
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《校外培训分类标准》,跆拳道明确归在体育类。各地教育局的检查中,要是发现跆拳道机构自称文艺培训,那可是要整改的。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:很多家长给孩子报班时,会特意问"你们这儿教的是表演型跆拳道还是实战型的?"——你看,老百姓心里其实门儿清。
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,纠结这个分类有啥意义?这里头可有讲究了:
1.办学资质:体育类和文艺类审批部门不一样
2.教练资格:要求的专业证书不同
3.教学内容:侧重点天差地别
4.升学加分:有些地方文艺特长生和体育特长生政策不同
所以啊,下次要是再看到有人把跆拳道班宣传成"艺术培养"大可以笑着摇摇头——这跟说篮球班是音乐启蒙有啥区别?
要我说啊,跆拳道就是正儿八经的体育项目,非要往文艺培训上靠,那不是跟说举重是行为艺术一样离谱吗?它确实能培养气质和纪律性,但这跟舞蹈培养气质完全是两码事。就像你不能因为厨师切菜好看就说这是表演艺术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