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来点扎心的:80%的新手根本不会用音乐训练。你以为放个动感bgm就是音乐课程?太天真了。真正专业的搭配应该是这样的: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——很多学员跟着《江南Style》练侧踢反而比专业训练曲效果更好。后来教练发现是因为那首歌的"oppa gangnam style"这句歌词刚好卡在出腿的发力点上...
1.把音量当能量:音乐不是越响越带劲,超过85分贝反而会干扰肌肉记忆
2.单曲循环到吐:同一首歌听20遍后大脑会自动过滤,训练效果直接打对折
3.乱跟网红歌单:抖音神曲的节奏型可能根本不适合跆拳道发力规律
上周有个学员死活练不会回旋踢,后来发现他总用民谣练动作——那种绵软的节奏能练出爆发力才怪!换成带重低音的hiphop后,三天就找到感觉了。
Q:音乐课程难道不是给舞蹈班准备的吗?
A:大错特错!跆拳道的每个动作都有最佳节奏窗口:
去年省队做过实验:两组学员同样训练量,用音乐辅助的那组,动作标准度高出47%。
突然发现已经写了这么多,直接上干货吧:
训练阶段 | 推荐曲风 | 代表曲目 |
---|---|---|
热身拉伸 | 热带浩室 | 《LeanOn》 |
步法训练 | 雷鬼 | 《CouldYouBeLoved》 |
击破练习 | 工业金属 | 《DuHast》 |
注意!别急着收藏歌单——重点不是具体哪首歌,而是培养节奏感知能力。有个取巧的方法:下次训练时打开手机录音,回放时会发现呼吸声和动作声响如果能对齐音乐节拍,说明找到感觉了。
最近发现很多培训班开始搞"无声训练"其实就是反向利用音乐原理。但作为小白,建议先建立节奏感再尝试高级玩法。那些号称"音乐也能练好"的教练,八成是自己乐感太差...
小编最后说句实在的:与其纠结动作标不标准,不如先解决配乐对不对味。见过太多人把跆拳道练成广播体操,说到底就是缺了音乐这个灵魂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