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单来说就是把跆拳道的招式配上音乐跳成舞蹈,听着玄乎吧?其实特别接地气。咱乡里这个班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,教练老张独创了"教学法":
上次亲眼看见个七岁小姑娘,刚开始同手同脚的,三个月后居然在县里文艺汇演拿了奖,你说神奇不?
说实话,刚开始我也觉得这玩意儿肯定很难。但观察了半年发现,这儿特别适合零基础的乡亲们,原因嘛:
1.不要柔韧性:不像瑜伽要劈叉,动作都是简化版的
2.不考体力值:每练20分钟就休息,还能坐着比划
3.不怕记不住:一套动作反复练半个月,猪都能记住
对了,最近还新开了成人晚班。隔壁王婶去年关节不好,现在天天晚上来活动,说比跳广场舞得劲多了。
虽然门槛低,但有几点得提前说明白:
费用方面更不用担心,乡里给补贴后,一个月才收120块钱,比城里便宜一半还多。上周新来的小李说,他在市里健身房见过类似的课,单次就要80呢!
除了能活动筋骨,好多家长反映孩子在这学了之后:
最逗的是刘大爷,送孙子来上课结果自己看会了,现在天天在家对着电视机比划,说是治好了他的老寒腿。
要说个人看法啊,这种培训班最适合咱乡镇。既保留了跆拳道的精气神,又融入了舞蹈的趣味性。关键是乡亲们负担得起,老少都能参与。上次县里领导来视察,还说要把这个"黄冢模式"到其他乡镇呢!
要是你还在犹豫,建议先来观摩节课。每周二四六下午三点,文化站二楼,隔着玻璃窗就能看。记住啊,穿袜子就行,第一次来不用换鞋——这是老张教练特意交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