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京剧名家梅兰芳年轻时每天对着金鱼练眼神,而现在培养这类艺术家的最高学府就在北京。今天就带大家逛逛这个有点神秘又特别接地气的地方——中国戏曲学院。
(突然想到个问题:为什么说它是戏曲界的顶级学府?)简单说,这里就是培养戏曲艺术家的"黄埔军校"唯一独立建制的戏曲本科院校,光看校园里那些穿着练功服吊嗓子的学生,就知道多专业了。
重点来了:
(肯定有人想问:现在年轻人还学这个?)说实话,比你想的有意思多了。早上五点起床练功是真的,但绝对不只是唱戏那么简单。
举个例子:
1.基本功要人命:水袖功得练到能甩出花来,圆场步要走得跟水上漂似的
2.文化课一点不少:得背《牡丹亭》的曲牌,还要学西方戏剧理论
3.创新课最带劲:把京剧元素融入现代舞,去年有学生搞了个"赛博朋克版《三岔口》"(插个真实故事:去年毕业大戏,有个学生用全息投影技术做了个会变脸的虚拟老生,评委们看得直拍大腿)
(这个问题我特意问了在校生)出路比想象中多得多:
(别以为和你没关系)现在学院有很多开放项目:
重要提醒:每年7月的校园开放日一定要去,能看到学生们在草坪上即兴表演,那叫一个绝。
说点实在的,戏曲教育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——太苦了。但新一代戏曲人正在用特别聪明的方式改变这个状况:
1. 把抖音当练功房,直播排练过程
2. 用动漫形式讲解戏曲程式动作
3. 和游戏公司合作设计戏曲皮肤
(举个最新例子:今年毕业展有个作品是把《霸王别姬》做成沉浸式剧场,观众可以跟着虞姬一起舞剑)
说到底,中国戏曲学院最厉害的不是教出了多少名角儿,而是让六百年的艺术活在当下。下次路过陶然亭,记得听听墙里传出的胡琴声——那可能是下一个梅兰芳在练功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