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考级到底考啥?"这是我家小侄子上周拽着我问的问题。根据温江区跆拳道协会2024年最新考纲,我整理了个"通关秘籍":
带位等级 | 必考项目 | 通过率 | 训练周期 |
---|---|---|---|
白带→黄带 | 太极一章、前踢靶、基本礼仪 | 92% | 3个月 |
绿带→蓝带 | 腾空侧踢、1v1实战 | 78% | 6个月 |
红带→黑带 | 破板测试、特技动作 | 65% | 1年以上 |
重点来了:去年考蓝带时,考官特意增加了"状况反应测试"——正在打套路突然喊停让你解释动作含义,这新花样让20%考生翻了车。
记得考黄绿带那天,隔壁道馆的小胖墩在踢板环节连着三次失败。韩国籍主考官金教练(黑带七段)突然用中文说:"你第一次系道带的样子。"你猜怎么着?第四脚那木板"咔嚓"得那叫一个干脆!后来教练跟我说,考级考的不只是技术,更是心理素质的淬炼。
我们馆的王教练有句口头禅:"动作错了能改,腰板弯了就得挨板子!"考级时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礼仪细节:
1.
体质变化:8岁的乐乐妈说"次数从月均2次降到半年1次"2.礼仪养成:初中生小凯班主任反馈"见老师会主动鞠躬了"3.挫折教育:考蓝带失败三次的萱萱,去年市运会拿了品势冠军最让我触动的是考场外贴着的那句标语:"踢碎的每块木板,都是明天困难的预制板"——这话糙理不糙啊!
1. "速成班包过":正规道馆根本不敢这么承诺,考级申请表都得盖协会钢印
2. "越花哨越好"去年有个学员360°回旋踢结果忘了基本步型,直接不及格
3. "随便就行":道服尺寸不对会被扣分,建议买比日常大一号的
4. "阵磨枪":考前突击容易拉伤,我们馆规定考前48小时禁止高强度训练
5. "考无所谓"现在全程录像存档,发现替考三年禁考
(突然想起个事儿)上次看见个家长偷偷给孩子道服里缝"小抄"结果孩子做动作时纸条飞出来...这事儿后来成了我们馆的反面教材。
温江正道馆的李教练有组很有意思的数据:
这不正是跆拳道"以礼始,以礼终"的精神外化吗?就像我考黑带时主考官说的:"上黑带那刻起,你的人生考核才真正开始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