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象一下:你交完钱发现教练总换人,退费时对方甩出一句“合同里没写这条”——章程就是你的法律盾牌。它得明确三件事:
1.学校到底提供什么:是竞技型训练还是兴趣培养?考级证书包不包含在学费里?
2.双方的权利义务:比如学员迟到怎么处理,教练体罚直接开除的条款有没有?
3.兜底的红线:比如“禁止教练私下收费加课”,这种细节往往藏着坑
(突然想到个案例)去年杭州有家机构卷款跑路,学员翻出章程发现第7条写着“预付费超过3个月需银行托管”,最后靠这条要回了钱……你看,章程真不是摆设!
1. 师资——别被“国际认证”忽悠了
2. 费用——警惕“分期付款”陷阱
典型套路是先低价吸引你,后期加收“考级费”“护具费”。正规章程应该:
(插个真实问题)有人问:“为什么退费要扣20%?”——很简单,学校前期要分摊场地成本啊,但超过30%就是霸王条款了!
3. 安全——这块绝不能含糊
2019年上海某机构发生过学员韧带撕裂事件,法庭判决时重点看了章程里的:
Q:为什么有些机构死活不给看完整章程?
A:要么是根本没正规文件,要么藏着“本机构保留最终解释权”这种流氓条款——记住,不敢亮出来的都有鬼!
Q:线上签约有效吗?
A:法律上有效,但务必确认两点:1. 有电子签章 2. 条款可本地保存。别在微信里发个“同意”就完事!
见过太多人捧着“优惠价”就冲动签约,最后维权时连章程影子都找不到。说实在的,敢把章程拍你面前的机构,至少说明它经得起检验。下次遇到推销,直接问:“能把第七条和第十九条念给我听吗?”——对方要是支支吾吾……你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