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9/20 16:31:51     共 2153 浏览

一、先搞懂比赛的基本框架

跆拳道比赛说白了就是两位选手在8x8米的垫子上对抗,裁判组通常包括1名主裁和3名边裁。主裁负责控制比赛节奏,边裁则通过电子计分器打分。比赛分3局,每局2分钟,中间休息1分钟——这个时间安排可得记牢咯。

关键点速记:

  • 有效得分区域:躯干护具的蓝色/红色部分(电子护具感应区)和头部
  • 禁止动作:击打后脑、腰部以下、用膝盖顶撞
  • 得分标准:旋转踢法比普通踢法分值高,这个后面会细说

二、裁判手势就像"肢体密码"裁的手势相当于比赛的第二语言。举个具体例子:当选手用后旋踢击中对手头部,主裁会先高举双臂交叉(示意暂停),然后用右手拍左肩(表示头部得分),最后比出"3"势(旋转踢追加1分)。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,新手可能看得眼花,但拆解开来就特别简单。

常见手势对照表:

1. 单臂平举→警告

2. 双手在胸前交叉→比赛开始/结束

3. 用手指向记分台→扣分处罚

4. 手掌拍击大腿→提醒选手注意站位

三、得分判定有门道

去年青奥会上有个经典案例:选手A连续两个横踢都踢中护具,但只有第二次计分了。为啥?因为第一次踢中时选手B正在移动,力度没达到电子护具的感应阈值。所以裁判不光要看是否击中,还得判断:

  • 击打的力度够不够(电子护具需达到一定冲击力)
  • 动作是否标准(比如脚背必须完全接触护具)
  • 有没有控制犯规动作(像抓住对手腿超过3秒就不行)

四、犯规处理要果断

见过裁判突然喊"Kal-yeo!"(韩语"分开"吗?这通常是出现了抓抱、消极对战等情况。我个人的执裁经验是,对未成年人比赛可以适当放宽尺度,但职业赛必须严格执行。比如青少年组别允许短暂失去平衡,但成人组直接算倒地扣分。

典型犯规行为:

  • 出界:两只脚都离开比赛区
  • 假装受伤:这个最近查得特别严
  • 消极躲避:连续后退超过5秒

五、特殊情况处理技巧

去年市运会就出现过争议场景:选手得分后兴奋地做了个空翻,结果被扣分了。很多观众不理解,其实规则明确禁止"过度庆祝"作为裁判要把握两个原则:

1. 安全第一(比如护具松脱必须立即暂停)

2. 公平至上(对双方判罚标准要一致)

有个小窍门:遇到难以判断的情况,可以参照选手之前的表现。如果平时很规矩的选手突然犯规,可能是无意的;但习惯小动作多的选手就要多留个心眼。

六、执裁心态很重要

刚入行时我也犯过错误,有次因为观众起哄就改判了,结果被仲裁委员会批评。现在明白了,裁判必须做到"三个不受影响"

  • 不受观众情绪影响
  • 不受选手名气影响
  • 不受之前判罚影响

建议新人多观摩高水平赛事,注意裁判如何控制比赛节奏。比如世界跆联官方视频里,主裁会在选手缠斗时数"一、二、三"分开,这个节奏感需要长期练习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