跆拳道比赛说白了就是两位选手在8x8米的垫子上对抗,裁判组通常包括1名主裁和3名边裁。主裁负责控制比赛节奏,边裁则通过电子计分器打分。比赛分3局,每局2分钟,中间休息1分钟——这个时间安排可得记牢咯。
关键点速记:
常见手势对照表:
1. 单臂平举→警告
2. 双手在胸前交叉→比赛开始/结束
3. 用手指向记分台→扣分处罚
4. 手掌拍击大腿→提醒选手注意站位
去年青奥会上有个经典案例:选手A连续两个横踢都踢中护具,但只有第二次计分了。为啥?因为第一次踢中时选手B正在移动,力度没达到电子护具的感应阈值。所以裁判不光要看是否击中,还得判断:
见过裁判突然喊"Kal-yeo!"(韩语"分开"吗?这通常是出现了抓抱、消极对战等情况。我个人的执裁经验是,对未成年人比赛可以适当放宽尺度,但职业赛必须严格执行。比如青少年组别允许短暂失去平衡,但成人组直接算倒地扣分。
典型犯规行为:
去年市运会就出现过争议场景:选手得分后兴奋地做了个空翻,结果被扣分了。很多观众不理解,其实规则明确禁止"过度庆祝"作为裁判要把握两个原则:
1. 安全第一(比如护具松脱必须立即暂停)
2. 公平至上(对双方判罚标准要一致)
有个小窍门:遇到难以判断的情况,可以参照选手之前的表现。如果平时很规矩的选手突然犯规,可能是无意的;但习惯小动作多的选手就要多留个心眼。
刚入行时我也犯过错误,有次因为观众起哄就改判了,结果被仲裁委员会批评。现在明白了,裁判必须做到"三个不受影响"
建议新人多观摩高水平赛事,注意裁判如何控制比赛节奏。比如世界跆联官方视频里,主裁会在选手缠斗时数"一、二、三"分开,这个节奏感需要长期练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