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路过市政府广场,五个培训班里三个在发跆拳道传单。不是跟风,你试试按着自家娃测这几个指标:吃饭像打仗、睡觉翻跟头、充电五分钟蹦跶两小时——这时候就该明白,与其让他在家拆沙发,不如送去道馆拆脚靶(当然这是比喻啊)。
(挠头)这么说吧,你以为的:
实际上的课程表:
1.青蛙跳练大腿(20次/组)
2.红绿灯游戏练反应(教练举旗子那种)
3.泡沫棒对战练距离感(跟打地鼠似的)
重点根本不是招式,是身体开发黄金期那些事。威海的教练老张跟我说:"现在孩子普遍核心力量差,有些五岁还不会单脚跳,我们课上前十分钟全在练这个。"## 装备怎么选才不交智商税?
(突然拍大腿)哎你们知道吗?有些家长上来就买300多的竞技鞋,结果第一节课发现光脚训练...记住这个采购顺序:
1. 道服(选棉质,威海本地买大概80-120元)
2. 护具(三个月后再考虑)
3. 水壶(要带吸管防洒)
特别提醒:别被"考级专用",白带阶段根本用不着那些闪瞎眼的金腰带。
拿笔啊,威海行情是这样的:
突然想到个真实案例:高区有家馆搞"爸爸陪练免费"三个月后五个爹考过了黄带...
我知道你们最怕这个。直接上硬核数据:威海妇幼去年接诊的跆拳道损伤,70%发生在非机构场地(家里/公园),而且基本都是自己瞎练后空翻导致的。正规道馆会做三件事:
1. 课前筋膜放松(就是捏捏胳膊腿)
2. 所有对抗训练配护具
3. 地面铺8cm厚缓冲垫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:别指望孩子变成武林高手,但坚持练两年的娃,跳绳考试真的不用愁。昨天还看见个小朋友用跆拳道礼仪教育插队的大人呢(笑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