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提到跆拳道,总有人下意识觉得"就是踢踢打打",十年前我也这么想,直到亲眼看见邻居家小胖墩的变化:那个见人就躲的孩子,练了半年后居然主动在小区活动表演品势,眼神亮得像换了个人。
仁华的教学核心其实是这三件事:
见过不少机构把成人课程简单改改就给孩子用,那效果...就跟让小孩穿大人西装似的别扭。仁华的教练王老师跟我说了个挺形象的比喻:"儿童跆拳道得像熬粥,火候不够米生,火太猛会糊。"他们的课程设计确实有门道:
有个叫朵朵的6岁学员让我印象特深。刚开始上课时哭得撕心裂肺,现在?上周考黄带时那个标准的前踢动作,连考官都竖大拇指。
Q:练这个会不会让孩子变暴力?
A:正好相反!仁华的课程里,礼仪教学占比30%。上次看到个小男孩主动把护具让给新同学,说是"要让着师弟"
Q:柔韧性差能学吗?
放心,他们的"彩虹拉伸法"有意思——用彩色拉伸带当游戏道具,孩子们争着够更高颜色,不知不觉柔韧性就上去了。
Q:多久能看到效果?
通常8-12周会有明显变化。但有个反常识的现象:往往最先改变的不是体能,是孩子的餐桌礼仪和写作业坐姿。
Q:会不会影响长个?
仁华的运动医学顾问专门说过:科学训练反而促进生长激素分泌。他们的课程包含20%的跳跃训练,都是算好运动量的。
Q:学费是不是很贵?
比起动辄上万的兴趣班,这里性价比确实可以。关键是报年卡送亲子课,好多家长跟着练出马甲线了(笑)。
去年冬天有件事特别触动我。仁华组织小学员们去养老院表演,有个动作不太协调的孩子,表演完默默帮老爷爷系鞋带。后来他妈妈说,这是教练平时教的"跆拳道精神要用在生活里"这种教育带来的变化,真不是考试分数能衡量的。现在明白为什么他们的墙上写着"教拳脚更教做人"?
要说个人观点,我觉得现在孩子最缺的不是知识,而是这种"摔倒了能自己爬起来"劲儿。上周观摩他们的晋级考试,有个孩子连续三次侧踢失败,第四次成功时整个道馆都在鼓掌——这种体验,比买十个奥特曼玩具都珍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