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9/21 15:00:37     共 2153 浏览

一、课程体系设计的底层逻辑

跆拳道绝不是简单的踢踢打打,"礼义廉耻、忍耐克己"的精神内核需要贯穿始终。嘉定优质机构的课程通常包含三大模块:

  • 体能素质(占30%):通过游戏化训练提升爆发力与协调性
  • 技术专项(占40%):采用"-组合-实战"进教学法
  • 心理建设(占10%):特别设置抗压训练环节

看看这个典型的新手第一课安排表就明白了:

时间段训练内容教学重点器材辅助
15:30-15:45动态拉伸避免运动损伤弹力带、泡沫轴
15:45-16:15马步稳定性训练"腰挺直,想象脚下扎根"平衡垫
16:15-16:45前踢靶练习膝关节锁定技术手持靶/脚靶
16:45-17:00冥想放松呼吸调控训练

二、阶段式课程安排详解

#1. 萌新适应期(1-3个月)

还记得我邻居家小孩第一次进道馆的样子——死死攥着道服带子,眼神里写满忐忑。这时候的课程设计特别讲究"温柔"-柔韧性训练占比50%:采用"拉伸+静态保持"

  • 基础步法占比30%:前后滑步、换步等重心控制训练
  • 趣味游戏占比20%:用"气球大赛"培养兴趣

#2. 技术提升期(4-6个月)

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出现分化,教案就得"因材施教"了。比如后腿横踢这个技术点:

```text

第1周:单腿支撑稳定性练习 → 第2周:空击动作定型 →

第3周:踢固定靶 → 第4周:移动靶反应训练

```

每周三固定安排对抗模拟,但会严格控制强度——毕竟有研究显示,8-12岁儿童持续高强度训练超过45分钟,注意力就会断崖式下降。

#3. 实战转化期(7个月+)

此时课程会出现明显转向:

  • 战术训练增至25%:边线技术、假动作组合等
  • 心理建设专项课:包括赛前紧张调控、失败情景模拟
  • 交叉训练引入:跳绳提升节奏感,瑜伽增强本体感觉

三、避开这些课程陷阱

1.考级速成班:某些机构承诺"保送绿带"但忽略基础动作定型的重要性

2.过度体能消耗:儿童单次训练超过90分钟可能引发生长板损伤

3.纯套路教学:品势练习占比超过60%会导致实战能力缺失

这里分享个真实案例:去年嘉定某道馆的学员在市级比赛频频失误,后来教练组复盘发现——日常课程缺乏突发状况应对训练。现在他们的教案里专门添加了"干扰环境训练",比如在嘈杂音乐中完成指定动作。

四、给家长的实用建议

1.课时选择黄金公式

年龄×1.5=建议单次训练时长(分钟)

例如8岁孩子选择120分钟课程就是明显超负荷

2.阶段性评估重点

  • 白带阶段:观察孩子是否记住"前后鞠躬"的礼仪
  • 黄带阶段:检查横踢动作是否有"胯"
  • 绿带阶段:测试组合技的连贯性

3.装备选购清单

  • 必选:道服(200-300g棉质)、护齿(儿童专用款)
  • 可选:电子脚套(比赛级学员)、阻力带(家庭练习)

最后提醒各位:好的跆拳道课程应该让孩子又爱又怕——爱的是训练中的成就感,怕的是偷懒时教练的眼神。就像我们采访的叶教练说的:"当学员开始主动加练,才是课程真正成功的标志。"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