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说就是带着学员跑圈儿,这话对了一半。真正的体能教练得是人体发动机的调校师,得知道:
举个实在例子,去年带过个大学生,开始连横叉都下不去,三个月后能轻松踢到2米高的靶子,这就是科学训练的力量。
咱天津卫练跆拳道,得结合两点:
1.气候适应:冬天雾霾天多,得会调整室内训练方案
2.饮食搭配:煎饼果子可以吃,但训练前两小时得忌口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——海河边的训练场,学员进步普遍快,可能跟负离子多有关系?(这个纯属个人观察)
1.盲目上强度:见过有人第一天就学540度旋风踢,结果韧带拉伤
2.忽视恢复:肌肉是在休息时长的,不是练的时候
3.死磕柔韧:能劈叉不代表能打实战,协调性更重要
说真的,我见过太多人栽在第三条上,柔韧好当然棒,但咱得讲究平衡发展是不是?
周一周三练爆发力,像放二踢脚似的"砰——啪"动作组合;周二周四搞耐力,记住要像煮狗不理包子——火候得稳。周五做功能性训练,周末必须休息!肌肉需要48小时修复,这个真不能省。
鞋要选薄底儿的,厚底鞋就像踩着棉花打架;护具别贪便宜,天津某批发市场50块一套的,三个月准开线。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水壶,得买带刻度的那种,每小时补200ml水是有讲究的。
会打不等于会教,这点特别关键。要把动作拆解得像相声贯口——"抬高、腰绷直、视线平、气要稳"才能记得住。最怕遇到光会炫技的教练,学员看得眼花缭乱就是学不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