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看资质!正规道馆必须挂中国跆拳道协会的认证铜牌,教练得亮出段位证书——这点宿州老牌道馆"尚武堂"挺规范,人家教练全是黑带三段以上。再说个实在的,带孩子试课别光看翻跟头热闹,重点观察三点:
哎,这误会可大了!宿州九小旁边那家道馆的李教练说过金句:"跆拳道是给火药桶装安全阀"具体来说:
1.仪式感压制冲动——每次训练前要向国旗、教练行礼
2.规则意识——对抗时必须等裁判指令才能出腿
3.发泄渠道——比在家摔遥控器强多了对吧?
去年有个叫糖糖的6岁女孩,刚开始上课时连哭三周,现在居然能沉着冷静地完成品势动作,她妈说写作业磨蹭的毛病都改了不少。
别被电影里的旋风踢唬住,儿童课程其实分三大块:
比如"鳄鱼爬行"核心力量,"跳房子"步伐转换,宿州有些馆还会结合砀山梨筐当障碍物
每月最后周六是"带日"孩子们要分享帮助他人的小故事才能晋级
怎么摔倒不受伤?遇到推搡怎么卸力?这些可比背唐诗实用多了
实话实说,在宿州搞这个比钢琴画画实惠多了:
特别提醒!别急着买护具,很多道馆都提供公共装备。倒是运动水壶和吸汗头带这些小物件更实用。
干了八年儿童培训的王教练透露,80%的放弃发生在第三个月,主要因为:
1. 家长把课堂当观众席(应该参与课后家庭练习)
2. 过早参加竞技(建议黄带前只练品势)
3. 没有设定可视化目标(比如拍摄月度对比视频)
有个叫小宇的男孩特别典型,前三个月每周都说不想去,后来教练让他当"操员"现在居然主动加练横踢动作。
要说个人观点啊,在宿州这种三四线城市,跆拳道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素质教育了。它不像围棋那么静,不像足球那么野,刚好卡在中间——既能释放熊孩子过剩的精力,又不会真的练成好斗性格。最关键的是,那些踢腿时"哈!"呐喊声,可比抱着手机傻笑健康多了,您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