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宣恩县清江外国语学校的绿茵场上,每周三下午都会传来整齐有力的呐喊声——这是儿童跆拳道班的学员正在进行"势"训练。作为融合韩国国粹与东方哲学的运动,跆拳道正以"礼仪、克己、百折不挠"的精神内核,成为当地素质教育的特色载体。
---
通过对比表可见跆拳道对6-12岁儿童的独特价值:
训练内容 | 生理效益 | 心理效益 |
---|---|---|
基础腿法练习 | 提升柔韧性/协调性 | 培养专注力 |
实战对抗训练 | 增强爆发力/耐力 | 锻炼应变能力 |
品势套路演练 | 改善平衡感/节奏感 | 建立规则意识 |
礼仪规范实践 | 矫正体态 | 塑造谦逊品格 |
"家长最初只是冲着'防身'报名,后来发现孩子连写作业的坐姿都变端正了。"——资深教练李明浩的观察道出了这项运动的综合价值。
跆拳道训练中贯穿的"十二字精神"(礼义、廉耻、忍耐、克己、百折不屈)与《弟子规》等传统典籍形成奇妙呼应。每次训练前后的鞠躬礼,对抗结束后的握手仪式,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文化浸润。
---
根据学员年龄和段位划分三个阶段:
"不会让一年级孩子直接练回旋踢"——教学主管张教练强调循序渐进的重要性。课程设计中特别加入"安全跌倒"专项训练,将运动损伤率控制在0.3%以下。
每月开设的"故事会"成为最受欢迎的拓展活动:
- 通过三国演义片段解析"武者仁心"- 用岳飞故事诠释"孝节义"- 结合韩国传统舞蹈学习品势韵律
---
依托宣恩清外学校的400亩综合场地,配备:
12名专职教练均持有韩国国技院认证,其中:
"一个错误动作需要耐心,但让孩子懂得'失败是成功之母'更需要智慧。"——黑带四段王教练的教学日记里这样写道。
---
1."让孩子变得暴力吗?"
数据表明:经过系统训练的孩子,校园冲突参与率反而下降42%,跆拳道强调的"而不伤"理念起到关键作用。
2."影响文化课学习吗?"
训练中的注意力集中训练能迁移到课堂,83%的学员家长反馈孩子做作业效率提升。
3."女孩适合练习吗?"
当前女生占比达37%,高段位学员中女生比例反超男生。
4."能见效?"
通常3个月可见形体改善,6个月形成纪律意识,但真正的武道修养需要持续培养。
5."级有什么用?"
段位认证不仅是技术证明,更是"目标管理"的实践教育,每次考级都是挫折教育的良机。
---
在宣恩这座山水小城,跆拳道不再只是踢腿挥拳的运动。当孩子们系紧腰带向国旗行礼时,当他们在失败后咬着牙说"一次"时,当小选手主动扶起摔倒的对手时——我们看到的,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,是体育精神的教育升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