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经常刷到小朋友穿着白色道服踢腿的视频,心里嘀咕:"这玩意儿真能让孩子变强吗?" 或者纠结"如何快速涨粉"这类育儿账号推荐的跆拳道班靠不靠谱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栾川本地的少儿跆拳道培训那些事儿。
为什么突然想聊这个?上周路过商场,看见五六岁的小豆丁们扎着彩色腰带,喊着"!"往前冲,突然意识到——现在家长报班可比我们当年疯狂多了。但具体疯狂得值不值,得看下面这些门道。
别以为就是踢踢打打!正经跆拳道训练包含三大块:
重点来了:所有正规机构必须遵循韩国国技院的考级体系,那些自称"成黑带"的绝对是坑。栾川老牌道馆比如XX武道(这里隐去真名),考黄带平均需要3个月每周2次课,这才是正常进度。
Q1:几岁开始合适?
Q2:怎么判断教练专不专业?
盯着这三个细节:
1. 训练时是否频繁纠正动作细节
2. 会不会主动示范保护动作
3. 考级通过率是否公开透明
去年有家长跟我吐槽,某机构教练让小孩直接后空翻,结果摔骨折...这种就属于典型野路子。
说实话,疫情后倒了一批,现在活下来的主要分两类:
连锁品牌:
本土道馆:
有个冷知识:真正烧钱的是考级和比赛。考一次段位要交韩国总部认证费,打比赛还得买指定护具。有些机构把这些隐形消费藏着不说,等入坑了才告诉你。
"练这个会不会让孩子变暴力?" 这是后台被问最多的。正好前两天采访了XX道馆主教练(国家退役运动员),他是这么说的:
"跆拳道礼仪课占比30%,最先学的是鞠躬和克制。我们的孩子反而更懂分寸——知道什么时候该收力,什么时候要保护对手。"我信。上次观摩考级,有个小胖墩踢到对手马上道歉,裁判反而给他加分,说"武道精神比技术更重要"。
看着闺女从哭唧唧压腿到现在能旋风踢,我觉得值。但必须泼冷水:如果冲着"身"去,不如学田径——跑得快最实用。跆拳道的价值在于那种憋着眼泪也要把动作做完的倔劲儿,是教会孩子"疼痛可以忍耐"生存课。
最后说个大实话:别信什么"培养冠军"的广告,栾川这种小城能出专业运动员的概率,跟你中彩票差不多。就当是给孩子的肢体语言课,他们将来谈判时挺拔的站姿,可能就来自道馆里那句"正时五指并拢"的唠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