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说个大实话:练跆拳道不等于打架!好些家长一上来就问"学多久能打赢同学"跑偏了。其实它更像"会动的围棋"的是:
有个特别典型的案例:去年江川二小有个注意力缺陷的孩子,在"龙武馆"了半年,班主任说现在能安静听完一整节课了。
1.看教练资质:别光看墙上挂的证书,重点问"带过多少幼儿班"2.试课别偷懒:至少试3家!注意看教练会不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
3.装备有讲究:垫子厚度要超过2厘米,不然容易伤膝盖
4.价格陷阱:低于2000/年的要警惕,但超过5000/年的...嗯,可能泳池比较漂亮
有个家长和我吐槽,图便宜报了家"一年送半年",结果教练三个月换了4个,孩子到现在还只会"啊啊啊"地乱踢。
我认识个从业15年的老教练,他说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某些机构把跆拳道搞成"幼儿杂技班"翻跟头又是劈木板,纯粹博眼球。
别指望个个都成奥运冠军,但坚持练三年的孩子普遍有这些变化:
有个数据挺有意思:江川区去年中考体育满分的学生里,63%有长期练习跆拳道的经历。
1.过早追求高难度:5岁孩子非要学旋风踢,这不胡闹么
2.盲目比较:"小王都绿带了"——这话千万别说
3.装备控:初学根本不需要定制道服,纯属浪费钱
我记得有对夫妻,因为孩子三个月没考过白黄带,当场在道馆吵起来。后来教练说,那孩子其实进步特别大,就是考试紧张...
要说个人观点啊,跆拳道最珍贵的不是那条腰带,是孩子在一次次"我做不到→再试一次→我成功了",悄悄长出来的那股韧劲儿。现在江川区有的学校已经把跆拳道纳入课后服务了,这说明啥?教育者终于发现,有些能力,光靠做题是真练不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