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问我:"教练我练了三个月怎么还是踢棉花似的?"这个问题90%出在培训设计上。好的课程应该包含:
有个真实案例:某连锁道馆用"级包过"吸引家长,结果学员考到黑带还不会格挡。这种就是典型的商业化陷阱——把武术培训做成了快餐式消费。
1.低价年卡陷阱:1999包全年听着划算是吧?但每周只安排两节大课,教练根本记不住你叫啥
2.证书通胀:某些机构自己印证书,含金量还不如超市积分卡
3.装备捆绑:必须买道馆指定护具?价格翻三倍不说,质量可能还不如拼多多
(突然想到个事)去年有个学员拿着某机构的"认证教练证"来应聘,我查了下发证单位——注册地在开曼群岛的皮包公司...
自问自答环节来了:
Q:看装修豪华程度?
A:错!有些道馆把钱全砸水晶吊灯上了,垫子用的却是容易打滑的劣质材料
Q:看教练肌肉块头?
A:不一定!我见过体重不到100斤的教练,能把200斤壮汉摔出三米远
真正该关注的是这些:
教案是否细分年龄/基础(成人班和儿童班混上的赶紧跑)
热身是否占课时20%以上(随便扭两下就开练的容易受伤)
是否有定期水平测试(不是交钱就给过那种)
对比项 | 老派道馆 | 科学培训体系 |
---|---|---|
教学方式 | 模仿教练动作 | 3D动作分解演示 |
进度反馈 | 凭感觉 | 可穿戴设备监测 |
受伤率 | 15%-20% | ≤5% |
续费率 | 靠促销逼单 | 学员主动转介绍 |
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:现在哪有这种理想型道馆?其实北上广深已经有不少机构在改革了,比如某家采用"游戏化闯关"模式的,学员留存率能做到普通道馆的3倍。
最近冒出很多"30天速成黑带"的广告,这么说吧——要是真能速成,奥运会选手干嘛要练十几年?所有宣称违背训练规律的都是耍流氓。正常从白带到黑带至少要:
那些说"教包会",你问他敢不敢签效果协议?多半就怂了。
小编观点:选跆拳道培训就跟找对象似的,光看外表会吃大亏。建议先上体验课,重点观察老学员的水平——要是练了两三年的还踢不直腿,这家可以直接pass了。记住,好的教练宁愿劝退不适合的学员,也不会为了学费什么人都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