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第一反应是"踢打打能学啥"其实啊,跆拳道精神内核就藏在"礼仪、廉耻、忍耐、克己"这八字真言里。南川几家老牌道馆的教练常说:"颜色会变,但系腰带时鞠躬的幅度永远不变。"举个真实例子,7岁的小学员乐乐,当初见人躲着走,现在遇到邻居能主动行举手礼——这就是潜移默化的改变。
去年有个调查显示,南川12家跆拳道机构里,有3家教练根本没有国职证书。这里教大家几招实用的:
1.看教练手背:常年做格挡示范的教练,指关节会有明显茧子(别笑,真有用)
2.试听课重点观察:孩子做错动作时,教练是直接纠正还是先鼓励再示范?
3.问个冷门问题:"品势里的太极三章第7个动作是什么?"专业教练秒答
有个家长跟我吐槽,之前图便宜选了个商场里的道馆,结果发现垫子下面居然是硬地板...所以啊,安全防护这块真的不能将就。
周一练腿法周三练品势?早过时啦!现在南川前沿的道馆都玩混合训练法。上周去探访,看到孩子们在玩"鳄鱼过河"——其实就是用连续横踢击倒移动靶,但加上游戏化设计,小家伙们累得满头大汗还不肯停。
特别要说的是护具选择:
Q:会不会练成罗圈腿?
A:只要教练懂发力原理,反而是改善内八字的。南川中医院康复科李主任去年跟踪调查显示,坚持训练的孩子体态问题减少43%
Q:几岁开始合适?
A:5岁能听懂指令就行,但8-12岁才是黄金期。太早学旋风踢?小心把髋关节练歪咯
Q:女孩学这个会不会太暴力?
你看咱们南川女子竞技队的王教练,当年可是用540度后旋踢拿下全国亚军,现在教孩子时温柔得像幼儿园老师
(篇幅所限,剩下两个问题放在下篇细说)
见过太多家长急着让孩子考级,恨不得三个月就从白带蹦到绿带。说实在的,在南川这种三四线城市,反而应该慢下来。我特别欣赏龙岩道馆的做法:每个月都有"日"让家长穿上道服体验孩子训练内容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坚持训练三年的孩子,文化课成绩平均提高了17分。这事儿教练们都不主动宣传,但确确实实发生在咱们身边。可能就像老张教练说的:"能管住拳头的人,自然管得住铅笔。"最后说句大实话:别指望学个跆拳道就能解决所有教育问题。但它确实像把多功能瑞士军刀,关键时刻总能派上用场——比如去年冬天,有个小学员用标准的格挡动作挡住了超市倒塌的货架,这事儿上了南川晚报头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