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一提起跆拳道就觉得是"打架功夫"误会可大了去了!在安宁少年跆拳道馆,我们玩的是"合一套餐":
我刚带学员那会儿啊,发现小白们总爱犯这几个错误:
1.过分追求柔韧度(其实很多人不知道,成年学员通过科学训练照样能劈叉)
2.盲目模仿影视动作(电影里那些720度回旋踢?专业运动员都得练十年)
3.忽视礼仪训练(咱们馆长常说:"系得再漂亮,不如鞠躬弯得标准"## 三、训练场上的"潜规则"道馆里混久了,你会发现些不成文的规矩:
有次新来的王教练不信邪,非要学员用蛮力踢破木板,结果?呵呵,三个学员脚肿得跟馒头似的。后来还是老馆长出马,教会大家"力从地起,劲由腰发"的要诀。
别被商家忽悠了!200块和800块的道服区别在哪?我拆开给你看:
价格档位 | 内衬做工 | 腰带固定方式 | 寿命周期 |
---|---|---|---|
200元档 | 单层缝线 | 魔术贴 | 6-8个月 |
500元档 | 十字走线 | 暗扣+缝制 | 1.5年 |
800元档 | 立体剪裁 | 传统系法 | 3年以上 |
对了,护具千万别买大一号!去年刘阿姨给孙子买大两码的护胸,结果小胖子转身时自己把自己绊倒了...
1. 考级通过率从来不是100%(这是好事,说明评委认真)
2. 孩子喊累不一定是偷懒(可能是核心力量不足的信号)
3. 道馆角落的沙袋有讲究(红色装铁砂,黑色装塑料粒)
4. 比赛输赢真没那么重要(我们有个学员输了七次终于夺冠)
5. 教练凶不等于教得好(关键看纠正动作时说不说得出门道)
记得张教练有句口头禅:"武不是练舞,但要比跳舞更懂节奏"这话乍听矛盾,细想还真是那么回事——既要爆发力,又要像音乐剧演员那样控制肢体。
说实话,能坚持三年的学员不到三成。但那些留下来的孩子,你会发现他们眼神都不一样——不是凶狠,是种带着克制的自信。上周还有个毕业五年的学员回来看我们,说他现在读警校,当年学的横踢动作现在还是全班最标准。
要说我的个人观点啊,跆拳道最珍贵的不是那些炫酷的腿法,是训练时滴在地板上的汗渍形状——前三个月是圆形(站着滴汗),半年后是线形(移动中滴落),一年后...哎你自己来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