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为跆拳道就是"踢踢打打"啊,它更像是一套完整的成长系统。在圣弘道,我们把它拆解成三大模块:
1.基础动作训练
从最开始的站姿开始教起,比如"式"像松树一样稳,前脚掌得抓牢地面。新手前两周重点练这个,别小看基本动作,后期能不能踢得漂亮全靠它打底。
2.品势(套路练习)
相当于武术里的"套路"说"太极一章"18个动作组合,既要记顺序又要控制力道。刚开始学可能会手脚打架,但练熟了特别解压——就像在跳一支刚柔并济的舞。
3.实战对抗
这个要等打好基础后才接触,戴着护具和同伴切磋。重点说清楚啊,我们坚决反对野蛮对打,所有实战都有教练盯着,必须遵守"点到为止"。
圣弘道的课表设计挺有意思,不是随便排的。拿儿童班举例:
-周二周四:侧重基本功+柔韧性
会玩些游戏化的训练,比如"跳格子练步法"孩子们追着彩色胶带标记跳,不知不觉就练了半小时。
-周六上午:综合实战课
有个真实案例,8岁的小学员刚开始特别怕对抗,教练就发明了"大战"——把气球绑在护具上,谁先碰到对方气球得分,三个月后这孩子居然主动要求参加比赛。
成人班更注重实用性,周三晚上的防身术专题课经常爆满。去年有个上班族学员,用课上学的挣脱技巧真的躲过了抢劫,这事后来还上了本地新闻。
关于带色变化这个事,得说道说道。有些人觉得"黑带最牛逼"啊:
- 白带到黄带(8级-7级)主要考核:
√ 基本腿法准确度
√ 礼仪规范
√ 体能测试(比如连续20个前踢)
- 绿带到蓝带(4级-3级)开始加入:
√ 组合技连贯性
√ 实战反应速度
√ 理论知识笔试
重点来了!圣弘道有个特别规定:如果学员只会打套路但品行不端,照样不给晋级。去年就劝退过两个技术不错但总欺负同伴的孩子——练武先修德,这话真不是摆设。
发现好些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:"孩子学了会不会更暴力?"我们十年跟踪数据,正好相反:
原理其实简单:跆拳道讲究"克己"每次训练开始结束都要行礼,打实战前必须鞠躬,这种仪式感会潜移默化影响行为。有个中学班主任还专门来考察过,后来推荐了半个班的学生报名。
作为带过上千名学员的教练,说点掏心窝子的:别指望三个月变高手。有个规律特别明显——能坚持满一年的学员,90%都会主动加练;而头两个月就放弃的,多半是抱着"成"心态来的。
建议刚开始重点找对两个感觉:
1. 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节奏(别盲目跟老学员比)
2. 享受流汗的快乐(盯着考级反而容易焦虑)
最近有个50岁的阿姨来学,从压腿都哆嗦到现在能完整打套路,关键就是每周雷打不动来三次。所以说啊,跆拳道最神奇的不是招式,而是让人学会"持续进步"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