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入行那会儿,我也以为服务就是给家长搬个凳子、给孩子递毛巾。直到见过某连锁道馆的"级服务"明白:
有个真实案例特别打脸——某次暴雨天,竞争对手道馆的教练组集体撑着伞在地铁口接学员,而我们馆的孩子在淋雨跑过来。第二天就收到5个转馆申请...
新手最怕什么?怕被半吊子教练带歪了呗。我们馆的王牌教练老李有个绝活:3句话诊断法。不管多小的孩子,他观察走三步就能说出"左胯发力不对"视线方向偏了"这种具体问题。家长在旁边听得直点头——专业感就这么来的。
说说我们踩过的坑:有次给小学员准备的护具消毒后没晾干,孩子训练完起疹子。现在所有护具不仅分颜色区分尺寸,还专门弄了个带紫外线灯的晾晒间。细节到位了,信任就来了。
去年疫情反复时,有家馆开发出"变道场"的在线课:快递送泡沫地垫+定制居家训练包,教练视频指导家长当临时助教。结果续费率反而涨了15%。这年头,能解决突发问题的服务才是真本事。
段位 | 特征 | 典型案例 |
---|---|---|
青铜 | 被动响应 | 学员问才答 |
白银 | 主动关怀 | 生日送手写卡 |
黄金 | 预见需求 | 雨季备烘干机 |
钻石 | 创造需求 | 开发亲子对抗赛 |
现在明白为啥有些馆收费贵还挤破头了吧?人家早玩到黄金段位了。
有个血泪教训:曾经忽视了个内向学员,后来才知道他爸是本地教育博主,一篇《跆拳道馆的冷暴力》直接让我们损失三个月生源。
最近在试水"训练可视化"系统——每个动作都生成数据报告,家长扫码就能看孩子今天踢腿角度进步了2度。虽然投入大,但看得见的成长才是最好的服务。
要说个人观点啊,现在早过了拼场地设备的年代。隔壁馆装修得像宫殿,不如我们教练能叫出每个学员的小名。记住咯:在跆拳道这行,服务不是成本,是最好的招生广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