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上课那会儿,学员就像没充上电的手机——反应慢半拍。我常跟教练们说:"别急着上难度,先来点动态开机程序。"比如这个:
"影子追击"改良版
有教练问:"这不就是小孩玩的吗?"嘿,您可别小看,专业的跆拳道重心控制和肢体协调全藏在里头了。
说到马步练习,新学员脸上总写着"生无可恋"这时候就得祭出我的独门法宝——"僵尸保龄球":
1. 摆6个锥桶当"保龄球瓶"2. 学员保持马步姿势移动
3. 用侧踢动作""这个""去撞倒锥桶
4.关键点:臀部高度必须低于膝盖才算合格动作
上周有个学员偷偷跟我说:"教练,这样练一小时都不觉得累!"您瞧瞧,游戏化就是有这种魔力——把训练藏在笑声里。
记得有个胖乎乎的小男孩,刚开始总慢半拍,现在都能当"人肉测速仪"了。这游戏妙就妙在——不知不觉就把反射神经给练出来了。
去年市锦标赛拿奖的几个苗子,都是从这个游戏开始爱上实战的。您猜怎么着?他们现在都说:"比赛还没训练时玩气球紧张呢!" 五、放松环节:给肌肉"机的仪式感"完就解散?那可太浪费了!我们玩"动作回放":
1. 随机播放训练时的音乐
2. 听到哪个片段就集体模仿当时的动作
3. 但要用0.5倍速完成
4.科学依据:这种动态拉伸能减少73%的肌肉酸痛
有个家长跟我说:"回家路上都在玩这个游戏。"您看,连放松都能变成移动广告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