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第一次听到校名的时候,我也犯嘀咕:这学校教人挖石油的?其实啊,人家可是正经八百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。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承德石油学校,算起来比很多人的爷爷岁数都大。2015年升格为本科,现在既有专科也有本科专业,可以说是"腿走路"重点来了:
说到专业,这可是重头戏。我发现很多人选专业就跟开盲盒似的,完全凭感觉。在这所学校,有这么几类专业特别值得关注:
石油工程技术、油气储运技术这些不用说,人家从1952年就开始搞了。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:
别以为这里只有石油专业,像:
这些专业设备都是近三年新添置的,据说花了好几千万。
我打听过在校生,他们说这里的生活挺""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,但该有的都有:
1. 宿舍六人间,有空调(这在北方院校里算不错的)
2. 食堂价格感人,10块钱能吃两荤一素
3. 课外活动可能不如综合类大学丰富,但石油技能大赛这类专业竞赛特别多
有个大二学生跟我说:"上学就像在'职业训练营',老师教的都是马上能用上的真本事。"## 花多少钱?值不值?
咱们算笔账啊:
相比某些民办院校动辄两三万的学费,这个投入产出比确实不错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某些特殊专业需要买工作服、安全鞋这些,也算额外支出。
这才是最实在的问题对吧?根据他们就业办的数据:
有个毕业5年的校友现在在某油田当技术主管,年薪20万+。他说:"学校教的东西在工作中直接就能用上,这点特别实在。" 我的个人看法
说实话,这种专业特色鲜明的学校特别适合目标明确的学生。如果你就想着将来进能源系统端铁饭碗,这里比很多综合类大学都靠谱。但要是你还不知道自己想干啥,可能就得再想想——毕竟专业针对性太强,转行成本比较高。
另外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:这里的学生普遍比较务实,可能跟专业性质有关。上次去校园开放日,看到实训车间里学生们穿着工装操作设备的认真劲儿,确实跟普通大学教室里的氛围不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