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过炒菜不放盐的厨师吗?教案就是教练的调味料。咱们金溪道馆发现,系统化教案能让小学员动作标准度提升40%,这个数据是实打实对比出来的。重点来了:好教案必须像乐高积木——模块化设计,随时能拆解重组。
去年有个6岁孩子死活不肯热身,换成"恐龙追捕游戏"——好家伙,现在提前半小时就来占位置!
第一阶:拆解式教学
把横踢分解成"抬膝-转胯-弹腿"三步骤,每个动作配童谣:"膝盖抱抱转陀螺,小腿快快打招呼"第二阶:对抗小游戏
两人一组用泡沫棒互攻下盘,不知不觉练了200次格挡
第三阶:场景化练习
设置"关赛道"要连续击中3个移动靶才能解救"绑架的教练玩偶"第四阶:迷你锦标赛
每月举办"溪小勇士杯"积分换道带上的星星勋章
1.3-2-1防护原则:3米安全距,2人一组监督,1分钟休息轮换
2.疼痛信号系统:学员喊"菠萝"立即停止(比喊疼更易开口)
3.护具穿戴口诀:"头盔戴正像南瓜,护臂要学螃蟹夹"季度有个家长偷偷告诉我,孩子在家教妹妹系护具的样子,活脱脱个小教练。
有个坚持半年的小胖墩,现在书包里常备训练笔记——你猜怎么着?语文作文突然开始用排比句了。
1. 把安静当认真(可能是孩子走神了)
2. 过度纠正细节(先培养兴趣再雕琢动作)
3. 统一进度要求(允许±2节课的差异)
4. 忽视情绪信号(扯道服可能是紧张不是调皮)
5. 课后不记录(用手机拍下学员突破瞬间)
见过太多道馆把教案写成"说明书"要我说啊,少儿培训本质是通过跆拳道学做人。咱们金溪的教案特别加了"情景剧"环节,比如让学员扮演迟到者/等待者,自己琢磨出"守时就是尊重"的道理。最近有批学员自发组织清理道馆周边垃圾,这可比背一百遍"以礼始以礼终"用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