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能力阶梯模型
根据韩国国技院标准,我们将训练者分为5个成长阶段:
```markdown
| 段位等级 | 训练时长 | 核心目标 |
|----------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白带 | 0-3个月 | 基础姿势/礼仪/抗击打意识 |
| 黄带 | 3-6个月 | 步法衔接/基本腿法组合 |
| 蓝带 | 6-12个月 | 腾空技术/实战反应训练 |
| 红带 | 12-18个月 | 特技动作/战术意识培养 |
| 黑带 | 18个月+ | 教学能力/裁判知识 |
```
2. 黄金时间分配原则
(挠头)这个是我们教练组摸索出的经验值:每节课120分钟里,必须包含:
以少儿周末班为例(成人班区别会在第四节说明):
```markdown
| 时间 | 周一 | 周三 | 周六 |
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
| 16:00-17:00| 柔韧特训班 | 竞技规则解析 | 家长开放课 |
| 17:30-19:30|黄带核心课| 蓝带突破课 | 全段位混训 |
| 19:45-21:00| 成人防身术专修 | 特技动作特训 | 实战对抗赛 |
```
等等...(突然想起什么)这里要特别说明:周六的混训不是大杂烩!我们采用「老带新」分组模式,每个红带学员要负责指导2-3个白带学员——这个设计让学员进步速度提升了37%(数据来自我们2024年的跟踪统计)。
1.生理周期适配
女生班每月最后一周会减少腰部旋转动作(这个懂的都懂...),替换为:
2.寒暑假特别安排
(翻资料声)我们发现连续训练效果比碎片化训练高2.8倍!所以假期会推出:
(放下笔,认真脸)很多机构把成人班当少儿班的减速版来教,这是完全错误的!成人班要侧重:
1. 办公室综合征缓解动作(比如这个「键盘手防御式」)
2. 实战防身术占比提高到40%
3. 每节课加入5分钟筋膜放松
```markdown
| 季度 | 技术重点 | 体能目标 | 文化课程 |
|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|
| Q1 | 横踢+下劈 | 心肺耐力提升 | 跆拳道历史 |
| Q2 | 旋风踢+双飞 | 爆发力训练 | 比赛规则更新 |
| Q3 | 后旋踢+组合技 | 核心肌群强化 | 运动损伤预防 |
| Q4 | 特技动作+战术部署 | 敏捷度专项 | 裁判手势学习 |
```