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为什么越来越多家长把孩子送进跆拳道馆?为什么上班族下班后宁愿挥汗如雨也不去撸串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说新蔡龙口镇这个跆拳道培训的事儿,保证让你看完就想系上道带试试水!
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",那个踢木板的功夫吧?"吧,跆拳道可不止是腿法表演。它更像是一种会移动的象棋——要用脑子想着步伐,心里算着距离,手上还得防着对手突袭。龙口镇这几家培训机构最让我佩服的,就是他们把"义廉耻"传统精神,用小朋友能听懂的话教出来。
举个例子:上周看见个6岁小豆丁,愣是把摔倒后扶对手起来的动作做得特别自然。教练后来跟我说,他们用的是"三个魔法词"法:对不起、谢谢、请多指教。你看,这不比单纯练踢腿有意思多了?
现在龙口镇主流的道馆大概分三种类型:
1.竞技型:整天琢磨比赛得分规则,适合想拿奖牌的
2.养生型:注重拉伸和基础动作,中老年学员比较多
3.综合型:我们镇上的"正武堂"典型,上午教幼儿防身术,晚上给上班族开减压课
重点来了!选馆子要看三样东西:
千万别被电影里那种"啊打——"的叫声吓住。实际训练时,我们更多是这种画风:
- 压腿时龇牙咧嘴的数"1、2、3..."- 对练前互相鞠躬说"手下留情啊师兄" 下课抢着帮教练收脚靶(其实是想多聊会儿技术)
有个特别逗的事:去年冬天,道馆暖气坏了,大伙儿硬是靠踢腿发热撑完全场。教练说这叫"训练"要我说啊,这就是跆拳道人的倔劲儿!
Q:骨头硬了还能学吗?
A:我们馆56岁的张阿姨现在横叉比很多年轻人标准,秘诀就仨字:每天耗!
Q:会不会练成肌肉腿?
A:放心吧,跆拳道讲究的是爆发力不是块头。你看奥运会那些选手,哪个不是精瘦型?
Q:要买很贵的装备吗?
A:初学准备200块左右的道服就够了。千万别信那些忽悠你买名牌护具的,等考黄带再考虑也不迟。
练了三年,最意外的收获居然是——治好了我的拖延症!因为每次偷懒不想去训练,教练就会在群里@我:"又给自己放水了?"这种被人惦记着的感觉,反而成了坚持的动力。
现在周末经过道馆,总能看到穿白色道服的身影在阳光下闪转腾挪。有时候是小朋友稚嫩的"!"声,有时候是成年组实战时护具碰撞的闷响。要我说啊,跆拳道最神奇的不是能踢多高,而是让不同年龄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。
对了,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越来越多家长不是冲着考级来的,就单纯想让孩子体会下"坚持做一件事"的滋味。这种变化,或许就是龙口镇跆拳道氛围越来越好的原因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