跆拳道采用"级九段"的等级制度,级位(Gup)代表初学者至中级水平,段位(Dan)则是高级修炼者的标志。全球超70%的跆拳道馆采用世界跆拳道联盟(WT)认证体系。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流派可能存在细微差异——比如ITF体系会在色带间增加"间色带"而WT体系更注重标准化考核。
1. 基础阶段(白带-黄带)
带色 | 考核内容 | 训练周期 |
---|---|---|
白带 | 基本礼仪、马步冲拳、前踢 | 1-2个月 |
黄带 | 太极一章、横踢、下格挡 | 2-3个月 |
这个阶段就像学骑自行车——先得掌握平衡才能加速。记得我带的第一个学员小林,考黄带时因紧张把"步"听成"步"闹了个大红脸。但正如主教练说的:"不可怕,可怕的是被失误打败"。
2. 进阶阶段(绿带-蓝带)
此时学员常遇到瓶颈期,有位韩国教练的诀窍很管用:每天多练5分钟靶位训练,坚持两周就能突破动作连贯性。
黑带分段从1段到9段,每段晋升需满足:
1. 最低年龄限制(1段需满15周岁)
2. 训练年限(如2段需1段后训练1年以上)
3.技术+理论+品德三重考核
黑带1-3段称为"副师范"担任助教;4-6段为""资格开设道馆;7段以上则是"师贤"多从事跆拳道文化推广。
1.国际院生:完成WT总部培训的教练资格
2.裁判员等级:从地方级到奥运会级
3.杰出贡献奖:颁发给推广跆拳道文化的个人/团体
去年温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,就有12名跆拳道教练通过急救知识考核获得"健康指导员"双认证。
1.看认证:确认道馆悬挂WT/ITF授权证书
2.试课程:体验课重点观察教练纠正动作的频次
3.问成果:优秀道馆的学员晋级成功率应超80%
记住,带色只是里程碑,不是终点站。就像亚运冠军郭耘菲说的:"让我摔倒一万次的下劈动作,最终成了我的绝杀技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