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禄丰市的少儿素质教育,龙城跆拳道这个名字总是最先被提起——连续5年获得"优秀民办教育机构"称号,学员在省级赛事中摘金夺银已成常态。但真正让家长们口耳相传的,是这里独特的"心教育":
"刚开始只是让孩子来减肥..."学员家长张女士在采访中笑着说,"半年后孩子不仅瘦了8公斤,还拿回市级比赛铜牌,现在写作业都比以前专注多了。"转变恰恰印证了创始人李教练常说的那句话:"跆拳道不是踢腿运动,是人格塑造工程。"
与其他机构最大的不同在于,龙城跆拳道采用"四维能力评估系统"学员分为以下发展阶段:
段位等级 | 训练重点 | 能力输出指标 | 典型课时安排 |
---|---|---|---|
白黄带 | 基础体能+礼仪 | 能完成前踢/横踢组合 | 每周2次/60分钟 |
绿蓝带 | 战术意识+抗挫力 | 掌握3种防守反击技术 | 每周3次/90分钟 |
红黑带 | 实战应用+领导力 | 可指导低段位学员训练 | 集训+赛事特训 |
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他们的"寒暑假特训营"——采用军事化管理模式,早上6:30晨跑拉练,下午进行反应力专项训练。去年暑假班结营时,有学员家长红着眼眶说:"孩子回家自己叠被子了,这钱花得值!"三、硬件与服务:细节见真章
走进位于禄丰市世纪广场3楼的训练基地,首先注意到的是墙上那面"荣誉照片墙"——从2009年开业时的6名学员,到现在每年超300人的规模,每一张泛黄的照片都在诉说故事。
场馆分为三个功能区:
1.竞技区(符合WTF标准的14×14米赛垫)
2.体适能区(全套美国STRIVE训练器材)
3.家长观察区(实时监控屏幕+专业评述系统)
教务主任王老师透露了个小秘密:"要求所有教练记住每个学员的生日,在孩子考级通过时送上定制腰带扣作为礼物。"人情味或许就是续费率常年保持85%以上的关键。
在全民健身战略背景下,龙城跆拳道连续三年承办"丰市青少年防身术公益课"培训留守儿童超600人次。去年还与市残联合作开发了听障学员特殊课程,用手语结合震动地板来传递指令。
"问我们为什么不做低价促销..."李教练擦拭着道馆门口"云南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"的铜牌说,"武道教育就像煲汤,火候不到就是涮锅水。"这番话或许能解释,为什么在疫情期间依然有家长坚持通过视频课保持训练。
(思考片刻)其实啊,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能沉下心来做教育本就不易。当看到小学员们系腰带时那郑重的神情,你就会明白——这里传授的不只是腿法,更是在浇筑未来公民的脊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