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见过太多道馆栽在起名这个坎儿上。有个朋友花了20万装修场地,最后挂了个"王氏跆拳道"招牌,结果三个月都没招满学员。名字是第一块敲门砖,它得同时干三件事:
上周路过一家叫"跆拳道速成班"馆,我敢打赌他们教练肯定没学过营销。起名最忌讳的5个坑:
1. 用"成"包过"词(显得特别不专业)
2. 直接用人名(除非你是奥运冠军)
3. 用生僻字("跆"已经够难写了)
4. 中英混搭("Power武道馆"真的很尬)
5. 过分强调暴力(什么"拳"格斗"之类的)
根据我统计的500家成功道馆,好名字通常符合这个结构:动词+专业词+记忆点。比如:
具体操作时可以试试这几个方向:
北京有家"胡同里跆拳道"特别好,他们把老北京元素玩出了新花样。如果你在:
- 南方可以试试"岭南武道" 沿海地区用"涛训练营"- 少数民族地区融入当地文化符号
记住要保留"跆拳道"核心词,不然家长搜都搜不到你。有个真实案例:成都"熊猫武道"后才发现,90%的咨询电话都是问"教跆拳道吗?" 五、测试名字的3个土方法
想好名字先别急着注册,试试这几个办法:
1. 站在马路对面看招牌清不清晰(很多花体字远看就是一团糊)
2. 打电话给朋友说"我在XX道馆上课"(看对方能不能一次听明白)
3. 用手机语音输入法念三遍(识别率低于80%就得改)
有家道馆原来叫"弘毅尚武堂"后发现小孩都记成"衣服糖"后来改成"功夫小子"见效。
说实话现在很多道馆名字太卷了,动不动就"""我觉得与其堆砌高大上词汇,不如像"树苗跆拳道"朴实点。毕竟报名的是孩子,拍板的是家长,名字要同时戳中两代人的心。
最近注意到个有趣现象:带"少年"二字的道馆续课率平均高出23%。可能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,最渴望被当成大人看待吧。要是拿不定主意,不妨在周边小学门口做个问卷调查,孩子们给的答案往往最有参考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