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篇思考
每当看到小区里那些弯腰驼背玩手机的孩子,和办公室里那些刚入职就喊腰酸背痛的年轻人...(停顿)我在想,现在的孩子到底缺了什么?直到在延隆的玻璃训练房外,看到那些眼神发亮、腰板笔直的小学员——答案呼之欲出。
"我们不做流水线教学"延隆创始人张教练的这句话,在我采访当天就被反复验证。你看啊:
资质类型 | 普通机构 | 延隆标准 |
---|---|---|
教练认证 | 市级证书 | 国际段位 |
年度课时 | 80课时 | 144课时 |
护具更换频率 | 2年 | 6个月 |
上周五的公开课上,我看到个特别有意思的场景——(回忆状)10岁的乐乐正在帮6岁的妹妹系道带,这个曾经被班主任投诉"没有责任心",现在居然...(笑)懂得照顾人了。教务主任给我看了组数据:
关键转折点:去年市青少年赛上,延隆学员包揽了"技术分"名——评委那句"里有思考"特别戳中我。这不正是传统填鸭式教育最缺的吗?
说实话(身体前倾),最初我也觉得跆拳道就是踢踢打打...直到看到他们的"三维成长系统"1.身体维度:每节课前15分钟必做脊柱活化操
2.心理维度:晋级考试包含情绪管理情景模拟
3.社交维度:季度主题拓展(比如上月的"蛋行动")
特别要提(竖起手指)那个"任务卡"要求学员教会家长一个防身动作。好多爸妈反馈说,突然发现孩子有了"小老师"担当。
(掏出笔记本)我帮各位家长问了这些:
1."孩子太内向适合吗?"
延隆的彩虹分队制度(按性格分组训练)就是专治这个
2."学习吗?"
他们的时间规划课已经帮3个毕业班学员逆袭成学霸
3."价格是不是很贵?"
算笔账:包含的体态评估服务单独去医院就要600+
(突然想起)对了!他们那个"带成长档案"特别打动我——每晋升一级都会收到教练亲笔写的进步清单,这可比奖状珍贵多了。
站在道馆门口那棵见证过无数学员成长的银杏树下,我突然明白:延隆卖的哪里是课程啊(摇头),分明是给孩子的未来上保险。那些藏在横踢侧踢里的成长密码,或许才是应对未来竞争的真实铠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