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经常刷到“7天学会跆拳道”“99元体验黑带课程”的广告?看着别人家孩子穿着道服踢木板很帅气,自己却连培训班名称都看不懂——什么“极真会”“ITF”“竞技型”“传统派”……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透这件事,保证你看完能避开90%的选班陷阱。
先泼个冷水:名字带“国际”“联盟”“总部”的未必靠谱。有些机构随便加个前缀就显得高大上,实际可能连正规教练资质都没有。比如:
(突然想到个事儿:去年我朋友报了个“全球跆拳道战略中心”,结果教练以前是教广场舞的……)
1.带流派标识的
2.带年龄标签的
3.纯噱头型
(等等,你该不会正看着某家“量子速成跆拳道”的传单吧?快放下!)
Q:为什么有的叫“道馆”有的叫“俱乐部”?
A:叫“道馆”的一般更重礼仪文化,训练时要求鞠躬、背弟子规;叫“俱乐部”的往往商业味浓,可能拼命推销私教课。不过这只是经验谈,具体还得看实际体验。
Q:价格贵的一定好吗?
A:真不是!见过两家隔壁的培训班:
名称 | 年费 | 实际情况 |
---|---|---|
雷霆跆拳道 | 6800 | 教练拿过省赛冠军,每周亲自带课 |
至尊武道 | 12800 | 主要课程由兼职大学生教,馆长只出现在宣传片里 |
看完这些还纠结名称的话,记住三字诀:查、试、比。查资质证书,试听体验课,对比教练水平和课程体系。最后说句得罪人的——那些名字起得越浮夸的,往往越需要警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