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中班学员的教学啊...(思考停顿)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在8-12岁之间,已经掌握了最基础的格斗式和白带动作,但距离高强度的竞技训练还有段距离。我们的核心目标很明确:
1.技术层面:完成黄带到绿带的技术过渡
2.体能层面:建立爆发力与耐力的平衡发展
3.心理层面:培养"礼义廉耻"跆拳道精神
特别注意!这个阶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——(停顿)动作变形!所以每节课必须安排15分钟专项纠正。
采用"3+1"模式(3周新技术学习+1周综合复习):
周次 | 重点技术 | 体能训练重点 | 文化教学内容 |
---|---|---|---|
1-3 | 横踢+转身横踢组合 | 蛙跳耐力训练 | 韩国跆拳道发展史 |
4 | 前滑步+后滑步实战应用 | 折返跑计时赛 | 裁判手势学习 |
5-7 | 下劈腿+360度转身 | 核心力量训练 | 奥运会比赛规则解析 |
8 | 组合技连贯性训练 | 反应速度测试 | 运动损伤预防 |
9-11 | 实战攻防策略(1对1) | 高强度间歇训练 | 心理抗压训练 |
12 | 模拟考级/小型锦标赛 | 综合体能评估 | 颁奖礼仪实践 |
拿周三晚上的课程举例(挠头),我们是这样安排的:
1.开场10分钟- 可不是简单列队!要玩"反应游戏"比如教练突然喊"太极三章"学员要立即摆出起势动作)
2.主体40分钟- 重点突破单个技术点。比如说教横踢时,会拆解成:
3.结尾15分钟- 一定要有趣味对抗!最近开发的"具争夺战"特别好...
1. 三维纠错法:
2. 晋级徽章系统:
设计不同颜色的腕带奖励特定技能,比如:
说到安全(严肃脸),必须严格执行"检制度":
1. 课前检查道垫接缝
2. 训中监控面部表情(发现痛苦表情立即叫停)
3. 课后冰敷设备预备
考核采用"+理论"轨制,理论考试居然要...(翻教案)对!要能画出裁判计分表才算过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