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合年龄的黄金分割线:
(别说,这行当还真有门道)去年县体育局抽查,6家机构里3家的教练证都过期了...所以咱得擦亮眼:
1.望:看场地有没有厚垫子(至少5cm),看孩子训练时教练的手部位置(正规教练绝不会推搡学员)
2.闻:下课时间问问其他家长"孩子回家喊累不累"(过度训练的反常沉默要警惕)
3.问:直接问"级费用包含在学费里吗"有些机构会后期加收)
4.切:体验课重点观察教练是否因材施教(同一个动作,对胖小孩和瘦小孩的教法应该不同)
(这块水挺深)新手最容易在这花冤枉钱。重点说三遍:不要买带金属片的道服!不要买带金属片的道服!不要买带金属片的道服!县中心体育用品店老王跟我说,有些家长买的"版"道服,孩子训练时金属扣子都把皮肤刮红了...
必备清单其实很简单:
说到进步速度,给大家个参考值:
(说点掏心窝的话)见过太多家长好心办坏事:
1.考级焦虑症:隔壁老李家孩子半年考到绿带了?别急,考级证书不是奥运会门票。县青少年宫的李教练说过:"有些孩子光横踢动作就练了半年,但后来成了市比赛冠军。"2.过度保护:孩子摔倒立刻冲上去扶?其实教练都经过专业应急培训(当然严重情况除外)
3.训练日记综合症:每天追问"学了什么新动作"不如问"认识新朋友了吗"## 个人观点时间
在鸡泽县做教育报道这么多年,发现跆拳道是最被低估的素质教育项目。它不像钢琴舞蹈那样"见效快"那种潜移默化的改变才最珍贵——去年采访过一个初中男生,他说"练了五年跆拳道,最大的收获不是奖牌,是在食堂被插队时能心平气和讲道理"现在的孩子太需要这种"规矩的释放"了,你说是不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