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去年青岛中学生体质检测报告显示,练跆拳道的孩子比同龄人平均肺活量高出15%。我亲眼见过市南某重点高中的学霸,原本体育课跑800米要死要活的,练了半年居然能旋风踢破木板。关键三点:
刚开始那会儿,十个小白九个会犯同样的错误。比方说我们馆里有个戴眼镜的小胖,第一次来就把道服穿反了,系带打成死结差点把自己捆住...(此处应有笑声)说正经的:
① 装备不是越贵越好
青岛潮湿,选透气性好的国产道服就行,某宝200块左右的完全够用。那些花里胡哨的韩国进口货,等你考到红带再考虑不迟。
② 别急着学旋风踢
很多孩子看了抖音特效就吵着要学720度回旋,结果连最基本的马步都扎不稳。记住啊,跆拳道就像盖楼,下盘不稳全都白搭。
(突然想到个例子)上周有个学生非要表演后空翻,结果把训练垫砸出个坑...所以啊...
在海边城市练跆拳道有个隐藏福利——沙滩训练法。沙子会卸力,能逼着你把每个动作做到极致。崂山那边几家道馆经常组织清晨特训,光脚踩在还有点凉的沙滩上,跟着海浪节奏练品势,那感觉...啧啧。
特别提醒:
说到考级,青岛这边通过率其实挺魔幻的。去年夏天市体育局的数据显示,白带到黄带的通过率有85%,但到蓝带就断崖式降到60%了。不是考官故意卡人,而是很多孩子到这个时候就开始偷懒。
我认识个姑娘特别虎,考绿带前三个月,每天放学就泡在道馆,硬是把常规腿法练到能踢断三块叠在一起的木板。考官当时都惊了,直接给了优秀。(这事儿告诉我们什么?量变真能引发质变)
除了能打(虽然不建议打架),我发现练跆拳道的孩子有个共同点——特别会安排时间。毕竟要兼顾训练和文化课,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时间管理。青岛二中有个案例,跆拳道社的成员平均成绩比普通学生高20分左右,你说玄不玄?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:别把跆拳道当成单纯的体育项目,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。当你习惯了清晨五点的压腿训练,面对数学压轴题时也会有种",看谁刚得过谁"狠劲儿。对了,记得训练前别吃太饱,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