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起初家长们都觉得跆拳道就是'花架子',现在抢着报名呢!"培训班创始人陈教练摸着后脑勺笑道。这位前省队运动员放弃城市高薪,回到家乡推广跆拳道时,首期只招到7个学员。如今每期40人的名额总在开放报名当天秒光。
特色课程设置:
阶段 | 训练重点 | 典型场景 |
---|---|---|
启蒙班(4-6岁) | 游戏化基础训练 | 用彩虹圈练习步伐移动 |
进阶班(7-12岁) | 品势+实战基础 | 木板击破挑战赛 |
精英班(13+岁) | 竞技专项训练 | 模拟锦标赛对抗 |
12岁的王梓涵刚来时连马步都站不稳,现在已是黄绿带学员。"压腿那会儿天天哭鼻子,现在能劈叉了!"指着墙上的进步表——那里记录着每个学员的"破茧时刻"第一次踢中靶心、首次完成360°回旋踢、考带成功时的笑脸特写。
培训班独创的"色激励法"显著:
"李昊阳被三个混混围住,用格挡动作保护了自己。"陈教练说起这事既心疼又自豪。这个曾经总缩在队列最后的男孩,现在成了防身术示范员。
每月末的"家长开放日"总充满惊喜。看着孩子流畅地完成太极一章品势,或是沉着应对实战对抗,不少家长偷偷抹眼泪。"写作业磨蹭三小时,现在懂得'克己'了。"张妈妈举着手机全程录像,镜头里的女儿眼神专注得发亮。
培训班特别注重精神传承:
1. 训练前后向国旗、教练行礼
2. 帮低段位学员系腰带
3. 定期探望敬老院表演
"学会的不只是踢腿。"镇中心小学的体育老师发现,参加过培训的孩子在运动会上更守纪律,遇到挫折时也更能坚持。
面对"学这个有啥用"的质疑,陈教练的回应很实在:"小敏以前见人就躲,现在能带队参加县里文艺汇演。"这个自闭倾向的女孩,通过跆拳道舞找回了自信。
最新增设的"非遗+跆拳道"成为亮点:
夕阳西下时,道馆里又响起整齐的《弟子规》诵读声。那些沾着泥土的运动鞋,那些被汗水浸透的道服,正在书写属于山乡少年的武道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