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群穿着白色道服的小不点儿,你可能会觉得就是普通兴趣班。但待上十分钟就会发现,教练老张(我们都这么喊他)有套独特的训练方法。不是枯燥地重复动作,而是把每个招式都编成小故事——比如"横踢"说成"飞坏情绪的魔法"孩子们眼睛都亮晶晶的。
班里25个学员,最小的6岁,最大的也就12岁。有意思的是,他们分成三个小组:
老张的土办法绝了——"三分钟魔法时间"。先让孩子自己数180秒,其实这时候韧带已经悄悄放松了。上周有个叫小雨的姑娘,就这么含着泪笑了出来。
你猜怎么着?他们班自创了跆拳道版"手歌"比如前踢+格挡的连招,配上"左拍拍右拍拍"的节奏,连家长都在旁边跟着比划。
最让我感慨的是小胖子阿凯。三个月前连跑步都喘,现在居然能连续做20个"熊爬"一种基础训练)。他妈妈偷偷跟我说,最意外的收获是孩子学会了自己系道带——以前鞋带都懒得绑的人呐!
还有不得不提的"周三特别课"每月最后一个周三,教练会搬来特制海绵垫,让孩子们体验真实对抗。注意啊,重点不是输赢,是怎么在摇晃中保持平衡。上次莉莉被轻轻推到垫子上,自己咯咯笑着爬起来说:"像在蹦床!"## 四、你可能想不到的额外收获
1.作业效率提高了:很多家长反映,训练日的作业写得特别快
2.感冒次数少了:特别是那个总请假的轩轩,这学期全勤
3.奇怪的专注力:练品势时要求目光跟着手走,现在孩子们上课走神少了
有回我去采访,正碰上考级前的模拟测试。看见小不点们一个个绷着小脸行礼,突然就理解什么叫"感教育"张说得挺实在:"咱们不培养运动员,就教孩子怎么在困难面前不怂。"## 五、给犹豫中的家长几句实在话
要是你担心孩子坚持不下来,建议先来体验"三次课魔咒"——大多数孩子到第三次课就会主动催着来训练。也别太在意考级速度,班里进步最快的孩子反而中途停过两个月,因为教练发现他总用错误姿势发力。
现在每次下课,道馆门口都像开花似的——东倒西歪坐着换鞋的孩子们,叽叽喳喳比划新动作。有次听见个小姑娘跟同学说:"我踢腿的时候,感觉能碰到云!"说的,连我这个旁观者都觉得心里软乎乎的。
要说最大的感受?跆拳道哪是什么打架功夫啊,根本是教孩子怎么跟自己较劲的艺术。看着他们流汗后红扑扑的小脸,你就明白为什么这个班总满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