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建于1958年的石家庄农林职业学院,前身是河北省石家庄农业学校,2002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。六大核心专业群构成其办学骨架:
"农科为根、职教为魂"的办学理念使其区别于普通农林高校,课程体系中实践课时占比达52%,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稳定在91%以上。
针对"院校如何破解校企合作表面化难题"给出特色答案:
1.双导师制:企业技术骨干承担40%专业课程
2.活页教材:每年更新30%教学案例
3.耕读教育:200亩校内实训基地实现"即农场"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型培养方案:
维度 | 传统模式 | 本院方案 |
---|---|---|
教学场所 | 固定教室 | 生产基地+云课堂 |
课程更新周期 | 3-5年 | 实时动态调整 |
评价标准 | 试卷考核 | 项目验收制 |
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,学院构建了"三站一中心":
2024年开展的"名师生进百村"行动中,师生团队为37个行政村提供土壤改良方案,帮助农户增收超200万元。这种"论文写在大地上"实践哲学,正是当代农林职教的价值所在。
面对涉农专业招生难问题,学院正在推进:
其开发的"工厂运维"等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,已被纳入教育部第四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