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门户--公众课
来源:公众课     时间:2025/9/25 8:11:26     共 2153 浏览

---

一、意外走红的乡村武道馆

"起初就是想着给村里娃多个锻炼去处..."坐在道馆门口的杨教练挠着头回忆。这个位于漯河市归村文化广场西侧的跆拳道培训班,三年前还只有二十来个学员,如今却成了周边乡镇家长群里的"网红打卡地"没听错,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,一个村级跆拳道班竟能实现300%的年增长率,这事儿值得掰开了细细说。

(思考停顿)可能有人要问:农村孩子学跆拳道?不是该去城里吗?嘿,您还真别急着下结论。先看看他们2023-2025年的学员数据:

年度常规学员寒暑假短期班成人班总营收
202368人32人12人9.8万
2024155人89人35人24.6万
2025217人134人52人38.2万

---

二、土办法解决真问题的运营智慧

1. 课程设计:接农村地气

"那套考级体系在这儿行不通..."主任老张点着烟说。他们自主研发的《乡村版跆拳道十二周课程》堪称教科书级本土化:

  • 农忙季开设"练特训班"(5:30-7:00)
  • 把品势动作编成"玉米收割操"- 用麦秸秆制作简易脚靶

2. 收费模式的降维打击

城里道馆年费动辄五六千?归村班搞出了"抵扣制"家长可用等值粮食抵30%学费。去年光小麦就收了8吨,转手卖给面粉厂还能赚差价,这算盘打得...(笑)

---

三、改变正在肉眼可见地发生

最让教练们自豪的不是奖牌,而是那些"学生"的转变。14岁的王磊(化名)曾因沉迷手机被送来"试试看"成了市青少年锦标赛55公斤级亚军。"这小子以前弯腰捡个铅笔都喘,现在能连续踢200个横踢..."李教练说着突然哽住,转身去调整沙袋。

(突然压低声音)但您知道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吗?不是场地不是资金,是..."有些爷爷奶奶觉得练武耽误种地"为此他们专门搞了"家长开放日"让老人们亲眼看看孙子孙女的变化。

---

四、乡村振兴中的武道哲学

当城里道馆在拼装修比段位时,归村班默默践行着"即生活"的理念。这里有:

  • 用拖拉机轮胎做的力量训练器
  • 玉米地旁的户外特训场
  • 农闲时全村参与的"跆拳道广场舞""我们教的不是花架子..."总教练擦着汗说,"是让这些孩子知道,就算生在田间地头,也能有站上世界舞台的底气。"这话听着像鸡汤?可看着墙上那些从省级到国家级比赛的获奖照片,您品,您细品。

---

五、您可能关心的实操问题

最后附上干货信息:

1.收费标准:常规班680元/学期(含两套道服)

2.师资配置:3名黑带教练+2名体院实习生

3.特殊政策:建档立卡家庭子女免器材费

4.交通方案:每周六有免费接送中巴(覆盖周边7个自然村)

(突然想起什么)哦对了!他们最近在抖音开直播课,搜索"归村跆拳道"找到。不过建议您还是实地来看看——毕竟那种混合着汗水和稻香的训练场氛围,手机屏幕可装不下。

版权说明:
本网站凡注明“公众课 原创”的皆为本站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本网转载皆注明出处,遵循行业规范,如发现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!
您可以扫描右侧微信二维码联系我们。
  • 相关主题:
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合作联系 会员说明 新闻投稿 隐私协议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