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镇文化站的数据显示,少儿体育培训里跆拳道的报名率连续三年排第一。要说原因嘛...首先得提镇上的"道馆"他们独创的《游戏化教学法》让孩子把侧踢当闯关游戏玩。我亲眼见过五岁的娃,为了集齐"旋风勋章"是哭着鼻子完成了二十组横踢练习。
几个硬核优势你得知道:
说到这个我得插句实在话——别看广告看疗效!去年隔壁老王家孩子报的"速成班"三个月承诺考黄带,结果孩子现在看见道服就躲。这里划重点:
1. 装备选购门道
初学者买200块左右的涤纶道服就行,千万别信"棉质更好"。镇东体育用品店的老板阿强跟我说:"有些家长花八百多买比赛服,孩子长个儿半年就穿不了,纯属浪费。"2. 考级时间陷阱
正规考级间隔至少3个月,那些说"过速成"的...你品,你细品。李教练在道馆墙上贴了张醒目的《国际考级周期表》,建议拍下来当手机壁纸。
3. 训练强度误区
刚开始每周2次足够,突然加量容易肌肉拉伤。记得有个大学生暑假狂练,结果第二周瘸着腿来上课,被教练当着全班面说:"你这是把跆拳道当复仇者联盟集训啊?" 三、镇上好口碑道馆实测
跑遍全镇道馆后,我发现个有趣现象——教练的性格决定教学风格。比如:
特别要提镇医院对面的那家,他们有个"观察窗"得很人性化。透过单向玻璃能看到孩子训练,又不会干扰课堂。上周还搞了亲子防身术体验课,现场爸爸们学女子防身术的画面...咳咳,相当有喜剧效果。
多数人不清楚,坚持训练满两年可以申请《社会体育指导员证》。镇上菜市场的阿芳姐就是靠这个证,现在兼职当少儿班助教,时薪比超市理货员高两倍。
还有个冷知识:江口镇道馆与莆田学院有合作,获得蓝带以上可以折算成大学体育学分。去年就有个高三生靠这个加了10分,虽然...最后他考上体育学院纯属意外收获。
在道馆泡了三个月后,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:那些总被欺负的孩子,练半年后不一定会打架,但都学会了用眼神震慑对方。有个叫小雨的女孩让我印象深刻,她妈妈本来是想治驼背,结果意外治好了孩子的社交恐惧症。
现在每次路过道馆,听到里面"哈!"嘿!"的喊声,都会想起教练常说的那句话:"教的不是打架,是学会控制力量的艺术。"乍听挺玄乎,但你看学员结业时那个挺拔的站姿,确实和普通孩子不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