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这学期可比想象中热闹多了。每周三次课,从最开始的20个学员到现在35个,中途还搞了两次户外特训。重点来了: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: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最头疼的不是教动作,而是...
1. 怎么让学员记住"要配合发力"(10个人里有8个会憋气)
2. 解决"就会,一练就废"的魔咒
3. 平衡不同年龄段的训练强度
有次课间听到学员吐槽:"教练,这个侧踢动作我做了八百遍还是歪的!"我们发现,不是他们不努力,是没人说清楚髋关节转动幅度这个关键点。改了小班示范方式后,合格率直接涨了40%。
看到学员从"式"变成行云流水的表现,这几个发现值得说道说道:
特别要提的是老李,52岁的会计大叔。刚开始连压腿都龇牙咧嘴的,现在居然能完成整套太极一章,还带动了整个办公室5个人来报名。你说神不神奇?
琢磨着要搞点新花样:
1. 开设"亲子对抗赛"让家长也体验下被孩子"暴打"的快乐)
2. 开发"五分钟拉伸术"3. 做系列短视频,专门解决"一个人怎么练"的问题
最近试水了"盲练"法——让学员蒙眼听指令做动作,结果意外发现对平衡感提升特别管用。下学期准备把这个玩法升级成常规项目。
教了这么多年跆拳道,越来越觉得这不光是教踢腿挥拳的事儿。有个初中生跟我说,自从学了跆拳道,上课走神少了,饭量大了,连八百米测试都能及格了。你看,这才是我们最想看到的改变。
要说最大的心得嘛...与其纠结动作标不标准,不如先让学员找到"我能行"的爽感。就像教做菜,火候差点没关系,关键是别把下厨的乐趣给整没了。毕竟,谁不喜欢看着自己一天比一天厉害呢?